新高中課程推行至今踏入第7年,港科院昨就本港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近年選修傳統理科、數學延伸單元一和二(M1和M2)比率持續下跌。報告提出五大建議,包括調低高中核心科目的比重、數學科分設可供彈性選擇的核心課程、大學重新檢視「3322」最低入學標準等,以鼓勵學生選修更多理科科目。
港科院去年中開展研究,發現去年有四成六文憑試考生,並沒有修讀任何傳統理科科目(即物理、生物、化學等),是新高中課程推行以來新高,屬於高等數學的數學延伸單元一和二的修讀率,也由2011年的約兩成半,跌至去年的約一成四。港科院創院院長、前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指,現時普遍高中學生對科學缺乏深入探討,到大學修讀工程學、理學時缺乏相關科學基礎,導致出現STEM人才斷層問題。
徐立之坦言,新高中學制提倡「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原意雖好,但現時顯然未能做到,因此報告建議調低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比重、學科設立可供彈性選擇的單元等。他續稱,調低核心科目比重,並參考現行文憑試英文試卷評核方式、將主要選修科分開基礎單元和高階單元來靈活評核。
報告建議不再將M1及M2界定為數學科延伸單元,改而提供可彈性選擇的核心課程。「第一種是按不同學生能力分為為文科學生而設的MA(Maths for Arts students)、為商科學生而設的MB(Maths for Business students),以及為有志在大學修讀理學、工程學或數學系學生而設的MC(Maths for Comprehensive);另一種方案則建議將M1及M2重新合為完整科目。」徐立之稱。
報告亦建議大學應重新檢視「3322」最低入學標準和個別課程收生要求,以及令中學畢業資格與大學入學門檻脫鈎,但不會刻意將報告呈交有關部門。教育局表示,推行新學制後,有志報讀STEM相關大學課程的高中學生比例沒有減少,重申制訂高中課程和科目時已兼顧相關因素,近年本地大學對數學科的重視程度亦有所提高。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