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生態未成熟市場細 促跨界合作訂長策 研究成果落地難 運動科技初企「候場」

2024-11-21 08:00

每日雜誌|生態未成熟市場細 促跨界合作訂長策 研究成果落地難 運動科技初企「候場」
每日雜誌|生態未成熟市場細 促跨界合作訂長策 研究成果落地難 運動科技初企「候場」

《智創運動科技系列》之 產業篇

運動科技產業是值得關注的新機遇,有研究推估,全球運動科技商業市場將於2030年達到1032億美元(約8034億港元)的規模。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擁有紮實的科研實力,亦不乏創新人才。然而,將研究成果轉化並非易事。本報走訪多間本港初創公司,有初創研發汗水感測器、球類運動分析系統等尖瑞技術,雖已見雛形,仍面對不少挑戰,如缺乏測試場地、投資者和市場,加上運動生態未成熟,未能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有學者建議,設立運動科技產業委員會,加強產、官、學界的規劃協作,取得突破,為行業開創發展之路。

目前知名運動科技公司集中歐美等運動人口龐大的國家,不僅為精英運動員提供頂尖的技術支援,同時亦開發面向大眾市場的產品,如運動手錶等可穿戴裝置,協助普羅市民監測個人運動表現。通過將科研成果「落地」產業化,科創公司得以獲利,維持營運。

科技園與數碼港培育不少運動科技初創公司。
科技園與數碼港培育不少運動科技初創公司。

汗水感測器受限市場規模

有運動業人士指,本港也不乏創科人才,現時多間初創企業正進行運動科技相關的研發,惟相比其他市場仍遠遠落後,有待急起直追。

其中PointFit是較成功的例子,該公司研發了超薄納米膜,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防水和輕便的特性,結合電路系統,通過汗液感測,實時監測運動員與肌肉疲勞相關的生物標記,如乳酸和皮質醇等,取代傳統入侵性的血液測試。據知,除了本地機構,已有逾70多個來自英美和澳洲的機構,對該技術感興趣。

該公司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Kenny Oktavius說,歐美等地的競技運動深植於文化,投放大量資源在體育上,大學層面亦廣泛利用先進技術進行訓練。他坦言,本地在研發上有強大的基礎,有世界級人才和創新中心,惟仍較少將技術過渡至商業化和大規模推廣,亦因受限於700多萬的人口規模,故積極關注歐美等更大的市場,亦打算將產品擴展至大眾消費市場。

 PointFit的超薄納米膜可通過汗液監測運動員的生物標記。
PointFit的超薄納米膜可通過汗液監測運動員的生物標記。

曾任港超聯球隊主教練、綽號「牛丸」的陳婉婷,現時是江蘇女子足球隊的主教練,亦是科創公司Hattrick Technology的創辦人。該公司正在開發集管理球隊、收集球員數據於一身的分析平台EasyCoach,現時已有多支香港超級青年聯賽球隊,和1支乙組足球隊試用該平台。她亦提到,本港體育人口有限的問題,故團隊有考慮要否開拓內地或東南亞其他市場。

數據分析一直是「牛丸」的強項,足球圈傳聞她擁有多個硬碟,分門別類詳細記錄球隊排陣及訓練等資料。她指,本地足球界一直欠缺數據收集平台,認為有需要設立,助新一代教練透過科技提升球隊表現,並希望在自家平台加入具動畫效果和影像輔助的電子戰術板,以及影像分析和醫療紀錄的功能。

「牛丸」陳婉婷與團隊創分析平台EasyCoach。
「牛丸」陳婉婷與團隊創分析平台EasyCoach。

「牛丸」坦言,本地科技應用尚未普及,「外國球場有攝影機和接收系統等硬件配套,但香港不少足球隊沒有專屬訓練基地,甚至要租康文署場地『練波』,很難安裝設備。」另外,本地大學和球隊多用外國產品,變相屬於香港運動員的數據,最終落在外國公司手上,其團隊在收集研究資料和數據時,要聯絡外國公司取得,相對困難,對方也未必配合。

她期望長遠可把收集所得的數據,建立本地數據庫,提到常有球探打聽本地球員的資料,如從小到大參與的球隊、賽事和各細項的表現數據,以及比賽影像等,「齊備的資料可助球員找到更多機會,挑戰更高水平的聯賽,可能將來香港都有球員踢英超!」

放眼歐美東南亞尋生存空間

另一本地初創公司eyes³研發出平價版的「手機鷹眼」系統,只須將8至10台手機放置於球場四周拍攝,軟件會自動分析網球軌跡和落點,研判是否落在界內,並提供多角度慢鏡重播,協助球證判決;日常訓練中亦可記錄個人數據。該技術可應用於不同運動項目,獲本地網球聯賽、韓國網球全國錦標賽採用,正爭取國際網球總會(ITF)認證,希望未來推展至外國。

研發及營運已有一定成效,但eyes³聯合創辦人陳建宇坦言,仍然缺乏測試場地,因一般康文署預約的場地不准攝影,加上要找到懂得寫物理演算法的人才並不簡單,近年市面較少技術人員,且薪酬開價更高。此外,他提到,要尋找投資者加入並不容易,近年多人談論運動科技,仍須努力吸引大手投資者注資。

集合產、官、學界訂規劃

上述初創公司的經歷反映由研發、技術轉換到推廣遇到的困難,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及副系主任雷雄德指,早前出席運動科技研發的研討會,席上多間本港初創公司反映面對難以拓展市場、成本高及資金短缺的難題,須將科研成果大規模生產,使之普及化,才有生存空間,市場除香港,仍要放眼至大灣區、東南亞及歐美國家。

根據資料,2022年本港體育產業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創620億元新高,雷雄德預期未來啟德體育園落成及當局舉辦更多體育盛事,對體育管理等不同工種人員會有需求,亦有助帶動產業的整體發展。

鄰近地區如台灣設有由政府主導的運動科技產業策略會議,集合產、官、學界制訂運動科技的發展規劃,提升精英運動員表現外,亦探討將科技推廣及落地應用。雷雄德建議港府設立類似的「運動產業統籌委員會」,結合學界、生產及港府三方面,推動跨大學、跨部門的科研會議,為本港運動科技制訂長遠策略。

OLAB聯合創辦人張德文(左)和馬振安(右)。
OLAB聯合創辦人張德文(左)和馬振安(右)。

落戶科學園研發平台 企業走高端路線化危為機

本港人口少、市場細,加上缺乏大型生產線,為運動科技發展帶來障礙。不過,有初創公司化危為機,建立高端實驗室及研發平台,協助有潛力的產品推出市場。

落戶科學園的奧力運動科技(OLAB)雖為初創公司,但3位聯合創始人在業界有多年經驗,其中首席科技官張德文曾在知名運動品牌任研究中心負責人。他表示,香港土地有限,難做大規模生產,故朝工業4.0的方向找出路,走高端技術路線,專注3D打印、新材料和研發等領域。

該公司建立了先進的實驗室和研發平台,包括引入全港唯一的科研級別跑步機,可每秒拍攝1000張照片作分析,實時偵測跑者腳部落地的衝擊力、緩震效果和壓力分布等,吸引不少大學租用作研究用途。

OLAB協助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研發、符合人體結構的運動內衣申請專利。
OLAB協助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研發、符合人體結構的運動內衣申請專利。

OLAB希望成為大學和市場間的橋樑,另一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馬振安提到,團隊協助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研發、符合人體結構的運動內衣申請專利,並進行第2代開發。張德文指,學術界或未能充分了解市場需要,產品的實用性、成本和需求上存在偏差,亦有機會面臨技術轉換的問題,OLAB可提供專業意見,協助產品「落地」。

香港恒生大學經濟與金融系副教授鄭會榮指出,香港的法制健全,特別是知識產權法例相當成熟,有利於運動科技產品的開發和保護。

高球系統走慢20年 轉投校園市場現商機

有初創公司原打算將技術應用在專業運動,最終調整策略,轉而開拓校園市場,成功達至收支平衡。

N1 Golf研發的高爾夫球模擬系統,可模擬球體在不同濕度、海拔、風速及氣溫下的飛行軌跡。其創辦人劉溢昇坦言,團隊最初想走專業路線,研究發球追蹤和軌跡預判技術,相關技術於美國盛行多年,在大中華地區仍有發展空間,惟最終花了4年時間才研發出技術,期間經歷資金耗盡的困境。

 N1 Golf研發高爾夫球模擬系統,設便攜式發球道,方便在校園使用。
N1 Golf研發高爾夫球模擬系統,設便攜式發球道,方便在校園使用。

「別人早20年起步,我們無可能再走職業化。」劉溢昇說,團隊探索商機時,留意到韓國和內地將高爾夫運動娛樂化,後者擁有過千個室內高爾夫球場,於是決定轉型至校園市場,「學校有很多資源作不同類型的體驗。」由於使用便攜式發球道,少量空間已可設置6至8條球道,供學生在活動和體育課上使用。他說,未來考慮將產品出口至東盟國家,並期望獲得盈利。

每日雜誌組

《智創運動科技系列》

競賽篇:每日雜誌 |全面提升技術表現 劍指洛杉磯奧運 「科技+體育」突破極限 專家研奪牌秘密武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