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聯網精神科成重災區 輪候最長等100周 每名醫生一年處理逾2400人次
2024-10-25 08:00
公院精神科專科門診服務求診量大,新界東醫院聯網更屬輪候「重災區」,穩定新症最長輪候時間長達100周,冠絕七大聯網。醫管局回覆《星島》時透露,新界東聯網精神科僅有69名醫生,平均每名醫生要處理逾2400人次病人;且因區內人口近年快速增長,跨境醫療服需求亦上升,需調配人手處理緊急及半緊急個案,故穩定個案輪候時間可能相對較長。有立法會議員形容,新界東聯網輪候時間「嚇人」,憂情況持續或令輕症者「小病變大病」。
過去一年公院各聯網精神科專科門診有逾5.2萬宗預約新症
新界東聯網覆蓋沙田、大埔及北區人口,按規劃署最新人口分布推算,3區人口在今年約有138萬人,至2031年將增至144.6萬人,增幅近5%,醫療需求勢水漲船高。而截至今年6月30日,過去12個月公院各聯網的精神科專科門診合計有逾5.2萬宗預約新症,當中新界東穩定新症輪候時間最長,輪候中位數達75周,最長更達100周。至於緊急新症及半緊急新症,七大聯網輪候時間中位數相若,分別不超過1周,及不超過4周。
新界東醫生人數情況同樣嚴峻。醫管局指,上年度有69名醫生在該聯網轄下精神科工作,雖然較2019/20年度已增加7人;惟同期精神科求診人次亦升,上年度有近16.8萬人次求診,較2019/20年度多逾2萬人次,即平均每名醫生要跟進超過2400人次病人。
對醫管局解釋輪候時間長與人口上升有關,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指,明白新界東人口在各聯網中排第二,精神健康需求相對較高,「但醫院聯網中人口最多的九龍西,穩定新症的輪候中位數僅25周,為何新界東卻要等75周,比人家要多出50周?。」她促政府需跨部門調研原因,並與非政府機構合作主動走入社區,及早識別有需要者,不能單靠醫管局治療。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葉兆輝指,當地區出現大批新增人口,社會網絡多非同步建立好,精神健康需求亦隨之增加,「精神科專科輪候更是零和遊戲,當求助者增,又要緊急及半緊急個案不等候過久,惟有拖長非緊急者的輪候時間。」
面對人手困局,港大精神科榮休講座教授陳友凱指,精神科醫生需兼顧新舊症,新症一般要1小時診症,舊症最短也要10分鐘,倡當局應對精神科醫生培訓量有清晰規劃,「若再壓縮診症時間或影響判斷,且病人要長時間輪候亦可能病情轉差,屆時便要去急症室,變相耗費更多公共資源。」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指,精神科醫生培訓趕不上病人增長,促當局要多管齊下分流病人,如擴大公私營協作計劃至新症、通過家庭醫生、輔導員支援等,亦可考慮由中醫協助,「掌握有個案用中藥、針炙後病情有所舒緩。」
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程志剛認同,認加強公私營合作,讓私家精神科醫生或曾受訓的家庭醫生,協助處理穩定病人,且應有機制監察長時間輪候者,「若發現惡化可緊急處理,不太嚴重者亦可經心理輔導協助。」
醫管局指,會繼續加強精神科專科門診服務,改善輪候時間,包括增加診症名額、加強人手或以公私營協作計劃照顧更多病人,並會增強精神科護士診所,以便患者在輪候或覆診時獲跟進。
記者 蕭博禧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