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衰退是一個中性詞」內地專家稱影響非想像大 減息仍利好中國3方面

2024-09-03 06:00

「美經濟衰退是一個中性詞」內地專家稱影響非想像大 減息仍利好中國3方面
「美經濟衰退是一個中性詞」內地專家稱影響非想像大 減息仍利好中國3方面

步入9月,美國即將邁向減息周期,而「美國經濟衰退」亦成為不少專家和媒體熱議的話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淩曲向《星島頭條》表示,一般聯儲局政策具有風向性,美國一旦減息就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新一輪減息潮。不過,他認為「經濟衰退完全是一個中性詞」,隨着經濟調控手段越發成熟,美國經濟衰退可能不會如想像中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那麼大影響。

他指出,從2023年到2024年首季,美國都保持較高經濟增速;但第二季數據顯示,美國或將進入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期,尤其在勞動力數據出來後,引發國際資本市場大跌。基於上述情況,美國政策制定者也開始認識到經濟衰退的風險,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就明確提出美國貨幣政策會發生轉變,以前主要是為防通脹不斷加息,而現在就要兩頭兼顧,既要防通脹、又要保就業,以保障美國經濟增速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步入9月,美國即將邁向減息周期,而「美國經濟衰退」亦成為不少專家和媒體熱議的話題。
步入9月,美國即將邁向減息周期,而「美國經濟衰退」亦成為不少專家和媒體熱議的話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淩曲向《星島頭條》表示,一般聯儲局政策具有風向性,美國一旦減息就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新一輪減息潮。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淩曲向《星島頭條》表示,一般聯儲局政策具有風向性,美國一旦減息就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新一輪減息潮。
他認為「經濟衰退完全是一個中性詞」,隨着經濟調控手段越發成熟,美國經濟衰退可能不會如想像中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那麼大影響。
他認為「經濟衰退完全是一個中性詞」,隨着經濟調控手段越發成熟,美國經濟衰退可能不會如想像中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那麼大影響。
他表示減息帶動美元流動性增加後,「必然會有一部分資本跑到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外來資金增加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亦能帶來幫助。
他表示減息帶動美元流動性增加後,「必然會有一部分資本跑到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外來資金增加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亦能帶來幫助。
美國和歐洲減息後,會提升其消費需求,拉動中國出口。
美國和歐洲減息後,會提升其消費需求,拉動中國出口。

經濟調控漸成熟 衰退未必持續

在余凌曲看來,美國經濟衰退並不如想像中對全球經濟產生那麼大的影響。根據美國權威經濟研究所NBER定義,「經濟衰退」完全是一個中性詞,是商業周期四個環節之一。他稱美國經濟體現出市場化周期運動的趨勢,而且隨着經濟調控手段逐漸成熟,不會像二戰以前每次衰退持續特別長時間,甚至延伸出長期的經濟蕭條,導致二戰爆發;現在衰退完全不一樣,最近一次出現在2020年2月,只持續了2個月,4月就已重新進入擴張期。

他指出,一旦進入衰退期,現在都會採取各種宏觀的貨幣政策、財政手段進行調控。例如2020年疫情對美國經濟影響很大,但美國財政政策發揮了明顯作用。美國政府給每個家庭發了幾萬美金的補助金,消除了社會的恐慌心理,美國經濟在兩個月後就進入了擴張期。翻查歷史資料,1945年後,美國一共經歷了3次經濟衰退,平均每次只持續了10.3個月,「所以我們預想應該1年內結束,就會進入擴張期。」

步入減息周期 3方面利好中國

余凌曲又指,美國進入減息周期,可通過3種渠道為中國帶來一定程度的利好。首先,全球貨幣政策有統一化趨勢,隨着美國減息,全球都會跟着減。他解釋,過去美國保持高息的情況下,如果中國自己減息,就會產生更多資本外流等負面影響,因此美國減息可以打開貨幣寬鬆通道;其次,美國和歐洲減息後,會提升其消費需求,拉動中國出口,「減息後利息沒那麼高,代表美國儲蓄意願下降,以前增加存款,現在增加消費。」這對中國出口帶來拉動作用,可以促進外貿增長。

另外,他表示減息帶動美元流動性增加後,「必然會有一部分資本跑到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外來資金增加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亦能帶來幫助。他稱,現在中國經濟面臨很大問題是內需不足,而股市外來資金增多,其帶來的財富效應增加,會推動一部分人提升消費意願。「消費提升也會帶動投資意願增長,消費和投資起來後,經濟就有望恢復。」

中國也需減息 還要政策配套

至於中國宏觀經濟,余凌曲認為中國也需減息。從7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只有0.5%,可以看出消費者需求不足;而代表企業盈利能力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到7月還是負增長,這也是因消費市場還未恢復,對資產價格產生反向影響。因此整體上看,「中國需要有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將需求拉回到正常水平」。

同時,他認為還需財政政策、產業政策作配套。在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用財政增加支出的方式,轉變為企業、個人收入,帶動整個市場需求,「現在國家也推動以舊換新,但財政赤字力度還不足」。另外,哪些產業領域值得增加財政收支,就需要產業政策發揮作用,借用發達國家經驗,很多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發都是靠公共財政來支撐,因此中國要在科技領域實現技術突破,亦需要增加財政定向的支出補助。

記者:付佳琪

相關文章:

國策解讀|內地力推無人駕駛 符合「新質生產力」國策 盤點8隻自駕概念股

國策解讀|「先息後本」加槓桿助內房 學者稱必要手段 惟三年後恐見後遺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