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專訪︱答問會主題聚焦「回報率高」 李家超:政治掛帥非「愛國者治港」特質

2024-06-26 06:50

李家超專訪︱答問會主題聚焦「回報率高」 市民對國策了解仍薄弱 立會討論助加強認知
李家超專訪︱答問會主題聚焦「回報率高」 市民對國策了解仍薄弱 立會討論助加強認知

完善選舉制度後,行政、立法關係互相配合,行政長官答問會亦升級為「互動交流答問會」,李家超不時在會上反問議員具體建議。李家超在《星島》專訪中解釋,提出問題是議員的憲制責任,政府什麼問題都會答,但如果希望創造更大價值,聚焦討論問題會有更高「回報率」,因此為每次答問會設定主題,「如果大家各有各談、談天說地,真正得益就會少一些。」他強調十分重視答問會的「多聲道」,政府要多聽批判意見,「紅隊」概念在立法會也適用。

李家超出席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資料圖片
李家超出席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資料圖片
李家超出席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資料圖片
李家超出席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資料圖片
李家超出席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資料圖片
李家超出席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資料圖片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專訪特首李家超。鄭志良攝

李家超:市民了解國策仍薄弱

李家超指,立法會具憲制地位,希望做到兩件事:第一是令香港更加了解國家發展方向和政策;第二是建立「愛國者治港」的優越性,兩者本身亦密切相關。他解釋,香港既是國際城市,也是國家一個特區,若要在不同領域獲得最大利益,除國際性外亦需不斷留意國家政策發展。他指,「一國兩制」下國家會充分考慮香港利益,而外國只會考慮在香港能獲得哪種利益。

他指眾所周知,現在市民在了解國家政策方面仍相對薄弱,例如「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兩會」熱詞,很多市民聽過但不知內涵,若有些政策政府知道、「講極民間都唔知」,便會事倍功半,因此希望立法會讓所有市民都有機會更了解國策,在答問會上討論「新質生產力」便是「認知的一種」;具備認知後,就會參與及提意見。

「愛國者治港」特質優越性正展現

他又指,「愛國者治港」已落實,制度優勢開始展現出來,而議員應具備「愛國者治港」的優越性,強調外國的政治掛帥、搶眼球、「確保第二日自己可以成為當權者」,皆非「愛國者治港」的特質。他說要真正展現愛國者治港的優越性,「左手掂右手,『啪』一聲先有得響」,因此他經常將不同話題帶入立法會,讓議員探索,希望多聽角度及深度。

至於優越性具體如何創造,李家超說會不斷想方法,需要行政、立法機關探討,政府將參考成功經驗後提出。

記者:陳嘉洛 林劍 常彧璠

攝影:鄭志良 蘇正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