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黑中介借優才計劃斂財聲稱必定獲批 「傭才」誤信申請被拒後竟被氹再交錢

2024-06-25 07:00

「優才計劃」旨在吸引高技術人才或優秀人才來港工作,有助提升香港的競爭力,但內地一些無良中介卻乘機混水摸魚,在社交平台發佈誤導甚至失實的資料,包括優才「綜合計分制」滿80分及格分數便一定獲批來港,以及優才來港後不用連續7年通常在香港居住亦能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等,從而吸引大批不明就裏的內地人支付中介費,最終不少人抵港後始發現受騙,感到進退兩難,亦有「傭才」因不夠分數被拒來港,白白損失數萬元中介費。此外,有部分騙徒以中介身份在社交媒體發文,聲稱客人只要支付12000元人民幣,就算不符合優才申請資格亦可「走後門」獲批來港,《星島》記者聯絡其中一名「中介」,對方稱與入境處官員合作,保證獲批優才資格,更可即時領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明顯是企圖哄騙對香港情況不甚了解的內地人。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設有「綜合計分制」,讓有意申請者根據年齡、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驗、語文能力等進行簡單評分,若達到80分及格分數才提交申請,惟不代表肯定獲批來港,但有無良中介在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發文謊稱,只要達到80分及通過其協助申請必定獲批,結果不少人支付數萬元中介費後,最終申請被拒。

有網民指內地的優才中介為賺錢無限跨大香港身份優勢及扭曲事實。 網上圖片
有網民指內地的優才中介為賺錢無限跨大香港身份優勢及扭曲事實。 網上圖片
記者聯絡聲稱可「走後門」為客人取得「優才」資格及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騙徒,對方展示申請步驟及收費。
記者聯絡聲稱可「走後門」為客人取得「優才」資格及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騙徒,對方展示申請步驟及收費。
有取得「優才」身份7年的內地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失敗,在網上吐苦水。 網上圖片
有取得「優才」身份7年的內地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失敗,在網上吐苦水。 網上圖片
 有取得「優才」身份7年的內地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失敗,在網上吐苦水。 網上圖片
有取得「優才」身份7年的內地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失敗,在網上吐苦水。 網上圖片
有取得「優才」身份7年的內地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失敗,在網上吐苦水。 網上圖片
有取得「優才」身份7年的內地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失敗,在網上吐苦水。 網上圖片
有中介聲稱可協助內地人取得香港身份,失業及沒有工作經驗者亦可。  網上圖片
有中介聲稱可協助內地人取得香港身份,失業及沒有工作經驗者亦可。 網上圖片
騙徒聲稱可協助客人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網上圖片
騙徒聲稱可協助客人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網上圖片

內地受害人Coco表示,她於去年通過中介申請優才到港,沒料15個月後收到香港入境處的拒絕信,她於是聯絡中介,對方以花言巧語解釋後,要求她再付中介費重新申請,並保證成功,當刻她才明白受騙,「想申請優才的同志們還是自己弄吧,別找中介了啊。」

無良中介亦以不同誤導或失實資訊哄騙內地人通過其申請「優才計劃」赴港(詳見配表),例如獲取香港身份證後即可申領前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豁免簽證的特區護照;香港職場沒有加班文化,很容易找到月薪3萬至5萬元的工作等。

此外,中介更指導來港後找不到工作的客人以違法手段達到符合「優才」續簽留港的條件,例如「掛靠」一間香港公司,當作是其員工;中介亦謊稱不用通常連續居港7年便可取得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方法是開設個人銀行戶口或購買保險時,違法謊報香港親友的住址是居住地點,並利用有關信件作為住址證明,以及每年來港旅遊1至2次。

接收受誤導資訊來港的部分「優才」,當發現實情與認知有差異時紛表懊悔,其中Nancy在「小紅書」以「後悔拿香港身份了」為題發文,指其朋友今年初赴港,才知道領取的是臨時身份證,很多福利不能即時享受,又獲悉要居住滿7年及成為永久性居民後才可申領特區護照,感覺「到處都是坑」;多名內地人亦分享成為「優才」滿7年申請「永居」失敗的經歷,當中有人以為不用長期居於香港亦可成功獲得「永居」資格:「7年,砸了幾百萬轉永居失敗,真是白瞎了!」

另外,自稱Jayson的騙徒以中介身份在社交平台發文,聲稱可為「綜合計分制」不足80分及格分數的客人取得「優才」資格赴港,並且不用居住香港7年便可領取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星島》記者以內地人身份發訊息聯絡,對方不久回覆,指可用「走後門」方法協助,「(入境處)官員會幫你調整到符合分數80來幫手申請」,又強調不需要提供其他資料,只要在香港沒有犯罪等不良記錄便可,即使學歷或其他條件不符合也有辦法申請。

Jayson不久發來申請流程,內容指需支付2000元(人民幣,下同)辦事人費用,以處理申請文件提交給官員,7至14天內完成,繼而要支付6000元辦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做好了官員會向你展示你嘅香港永居身份證,並喺系統上顯示你嘅個人資料證明,你檢查清楚無問題先付費畀官員」,最後一步是「身份證批文落嚟之後前往入境事務處進行錄指紋,手續完成後當天領取身份證,及有辦事人接送一齊去,辦好後支付尾數4000元現金給辦事人。」他強調按步驟支付合共12000元便可,「你們申請只是走個過程罷了,剩下的我們會幫你搞定。」

受騙內地女子「XX妹子」在「小紅書」訴苦,稱「花8萬申請優才被拒中介跑路」,並發佈入境處的拒絕通知,表示收到有關信件後聯絡中介,但對方微信失聯,電話接通只換來「機械式道歉」,惟不獲發還中介費。

入境處發言人表示,社交平台上不時有不同的商業招徠廣告及訊息,內容不盡不實。特區政府呼籲有意透過優才計劃及其他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人士,不要輕易相信,以免被騙或誤導,導致金錢損失或申請延誤。如對計劃申請資格或程序有疑問,應直接向入境處或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查詢。

「優才計劃」的申請資格、甄選機制及申請手續等已詳列於入境處網頁(www.immd.gov.hk/hkt/services/visas/quality_migrant_admission_scheme.html ),「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www.hkengage.gov.hk)亦載有計劃的資訊及申請連結,申請人可自行透過入境處網頁或香港政府一站通網頁遞交申請,毋須透過任何代理或中介公司向入境處遞交申請。

此外,人才辦一直與特區政府各駐內地辦事處和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轄下「招商引才專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投資推廣署等緊密聯繫,一同到各地進行推廣活動,透過參加招聘會、展覽會及會議,以及在重點目標市場主辦活動及論壇,推廣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包括優才計劃等。
      
對於有中介涉嫌指導客人提供虛假工作或住址證明以申請續簽留港和申請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發言人指根據現行法例,任何人士或公司(包括申請人、中介人/中介公司)如在提交簽證或進入許可申請時向入境處人員作出或安排作出明知為虛假或自己亦不信為真確的陳述或申述,即屬違法,入境處除會拒絕有關申請外,亦會對個案展開刑事調查,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5萬元及入獄14年;另外,任何人士如製造、使用或管有虛假文書或虛假文書的副本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獄14年,協助及教唆者同罪。

此外,若證實有人以非法手段取得來港簽證或進入許可,入境處會依法宣布其簽證或進入許可無效,並將有關人士遣返原居地。即使有關人士已取得香港居留權,入境處亦會依法予以取消,並將其遣返。

「優才計劃」去年有80207宗申請,12969宗獲批,今年首4個月有23934宗申請,3577宗獲批。申請被拒絕的原因主要包括申請人未能符合「基本資格」、未能在「綜合計分制」達到最低及格分數或未能成功通過諮詢委員會甄選。  

突發行動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