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才騙局」帖文頻現小紅書 或有不法中介要求買債 業界提醒:計劃不涉投資成份 

2024-06-13 06:00

「專才騙局」帖文頻現小紅書 或有不法中介要求買債 業界提醒:計劃不涉投資成份 
「專才騙局」帖文頻現小紅書 或有不法中介要求買債 業界提醒:計劃不涉投資成份 

本港專才計劃要求不高,而且無配額限制,成為很多內地人來港的首選方案之一,但近日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卻出現不少關於「專才騙局」的帖文,當中提到一些「認購債券送香港身份」的建議。有業內人士就向《星島頭條》指出,有不法中介透過要求「專才」認購將要入職的香港公司債券,甚至成為公司股東「綑綁式賣香港身份」。但他又提醒,「專才計劃」不涉及任何投資成份,「純打工出糧,坐夠7年拎身份」。

小紅書上卻出現不少關於「專才騙局」的帖文。
小紅書上卻出現不少關於「專才騙局」的帖文。
小紅書上卻出現不少關於「專才騙局」的帖文。
小紅書上卻出現不少關於「專才騙局」的帖文。
有業內人士就向《星島頭條》指出,有不法中介透過要求「專才」認購將要入職的香港公司債券,甚至成為公司股東「綑綁式賣香港身份」。
有業內人士就向《星島頭條》指出,有不法中介透過要求「專才」認購將要入職的香港公司債券,甚至成為公司股東「綑綁式賣香港身份」。
「專才計劃」不涉及任何投資成份,「純打工出糧,坐夠7年拎身份」。
「專才計劃」不涉及任何投資成份,「純打工出糧,坐夠7年拎身份」。
有帖文指出,造假處罰嚴重。
有帖文指出,造假處罰嚴重。

提防要入股或「弄個空殼創業」

根據香港入境處去年1月至11月數據顯示,專才計劃獲批率高達89%,惟在申請過程中仍要留意不少中伏位。近日在小紅書上,有文章指透過「購買上市公司債券,保本保息,每年還有分紅,7年後可以贖回債券,既是投資又送身份」的說法,並指好的上市公司不會這樣操作,除非是財務出現問題,而且「身份和投資是兩件事情,小心錢和身份都沒了」。

其次,要提防入股某公司當股東,除非是入股朋友的公司,否則「小心只拿了首次的身份,之後錢和身份都沒了」;第三,不可相信「弄個空殼公司去創業」,必須是實體經營和產生利潤,否則長遠續簽都是問題。

專才計劃只是「純打工出糧」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的確有不法的中介公司會要求申請人透過購買上市公司債,甚至入股某公司當股東,以獲得「專才計劃」的工作簽證。不過,他重申「專才計劃」只是「純打工出糧,坐夠7年拎身份」,惟他不排除有不穩健的中小企,會希望透過「專才計劃」變成生財工具,透過入股注資,將「專才」綑綁在公司7年,又有勞動力、又有資金。

小紅書的文章亦提到,當然透過正常途徑簽訂僱傭合約是最正常及安心的方式,但僱主的身份同樣需要留意,因為香港入境處在審核申請時,也會同時考察香港僱主的條件;若僱主公司無實際營運、規模小、營利收益少或者屬於傳統行業,都會影響成功率;另外僱主公司必須要有本地員工,專才員工數量亦有限制,一般參考公司繳納強積金的人數。

職位需不易覓得本地人擔任

事實上,根據入境處資料顯示,具備香港特區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內地居民,可以透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俗稱專才計劃)申請來港工作,而且計劃並無配額限制,亦不限行業。

其實「專才計劃」純粹是內地人申請來港工作的簽證配對,只要申請人已知確實有該職位空缺,並且申請人已確實獲得聘用,而從事工作與其學歷或工作經驗有關,並且不能輕易覓得本地人擔任,即可透過「專才計劃」來港工作。

海外中國公民也可申請計劃

不過,申請者亦需有以下要求,包括沒有任何已知的嚴重犯罪記錄;在香港獲得學士學位或更高資歷的非本地學生,或獲得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園學士學位或更高資歷的人士,可根據非本地畢業生留港、來港工作;而在特殊情況下,具備良好的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及備有文件證明的有關經驗和成就,亦可予接受。

至於持有中國護照而居於海外的中國公民,如符合資格亦可申請來港就業,即申請人已在海外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或申請人在緊接申請前已在海外居住不少於一年(即中國內地、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及台灣以外的國家或地區),而且申請是從海外遞交。

另外,申請者亦可攜同其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的受養子女來港。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 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