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費︱水務署稱有需要調查水費 黃家和謂不合時:飲食業經營艱難 議員指30年後加價可理解

2024-06-02 16:41

加水費︱政府檢視水費 黃家和稱不合時:飲食業經營艱難 議員:30年後加價可理解
加水費︱政府檢視水費 黃家和稱不合時:飲食業經營艱難 議員:30年後加價可理解

香港地百物騰飛,惟水費自1995年起未曾調整,政府提出檢視包括「用者自付」下收入遠未收回成本的項目,水務署近日就調整水費與不同界別會面。水務署表示,為改善經營環境,需及時調整水費,並強調市民負擔能力很重要,若決定調整,會序漸進方式。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星島頭條》表示,30年無加過水費,不代表現時就要加價,指業界經營已很艱難,現在談加水費不是時候,又質疑水務署入不敷支未能回本是經營不善,「無理由要加返業界錢」,署方應控制開支及成本,反問「𠵱家飲食業界都損失,唔通問返政府攞錢?」

相關新聞:水務署擬成立慳水特攻隊 冀盡快將每日人均用水量降至疫情前135公升

相關新聞:財政預算案|公共服務收費長年未加 水費、急症室收費或上調 學者:易犯眾怒 宜分段進行

本港水費自1995年未曾調整,政府提出檢視包括「用者自付」下收入遠未收回成本的項目。資料圖片
本港水費自1995年未曾調整,政府提出檢視包括「用者自付」下收入遠未收回成本的項目。資料圖片
水務署近日就調整水費與不同界別會面。資料圖片
水務署近日就調整水費與不同界別會面。資料圖片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星島頭條》表示,業界經營已很艱難,現在談加水費不是時候。資料圖片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星島頭條》表示,業界經營已很艱難,現在談加水費不是時候。資料圖片
黃家和反問「而家飲食業界都損失,唔通問返政府攞錢?」資料圖片
黃家和反問「而家飲食業界都損失,唔通問返政府攞錢?」資料圖片
不過,有立法會議員認為30年無加過水費,若酌量、逐步增加數個百分點是可理解。資料圖片
不過,有立法會議員認為30年無加過水費,若酌量、逐步增加數個百分點是可理解。資料圖片

黃家和:現在談加水費如同垃圾收費般「不合時」

黃家和說,飲食業界已盡量配合政府包括排污費等環保政策,在艱難時希望政府扶持,指疫情時不論排污、水電費、環保費,甚至商業登記稅亦有減免,政府當時也有作回應,形容政府「一方面支持,另一方面又加水費」,希望政府能與業界共度時艱。他指政府仍有7,000億財政儲備「唔會好窮」,現時談加價如同垃圾收費般「不合時」。 

楊永杰:加1至2%可理解 若加10%市民「百上加斤」

不過,有立法會議員認為30年無加過水費,若酌量、逐步增加數個百分點是可理解。A4聯盟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表示,水費涉及民生,加價影響很大,但指水費多年無加,若增加1至2%屬可理解,但若加10%以上,對市民負擔是百上加斤。

楊永杰認為水務署運作一直如常、行之有效,指每戶有免費用水限額,不少住戶無需交水費,又指署方運作成本持續上升,水費亦無增加,相信有赤字非因經營問題,因此他認為「加少少係合理」,但加幅不能太大或超過通漲。

根據水務署歷年年報,全港住宅長期有14%人僅付「0元」水費。翻查政府一般收入帳目,水費實際收入更持續下降,由2018/19年約27億元,降至21/22年的約22億元;即使連同排污費等,總收入亦由約44億元,跌至約32億元。

根據水務署歷年年報,全港住宅用戶長期有14%人僅付「0元」水費。
根據水務署歷年年報,全港住宅用戶長期有14%人僅付「0元」水費。
水費實際收入更持續下降,由2018/19年約27億元,降至21/22年的約22億元;即使連同排污費等,總收入由約44億元,跌至約32億元。資料圖片
水費實際收入更持續下降,由2018/19年約27億元,降至21/22年的約22億元;即使連同排污費等,總收入由約44億元,跌至約32億元。資料圖片
A4聯盟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認為「加少少係合理」,但加幅不能太大或超過通漲。資料圖片
A4聯盟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認為「加少少係合理」,但加幅不能太大或超過通漲。資料圖片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劉國勳亦認為,水務署過去工作很好,「莫講水電費、連郵政費都加啦」資料圖片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劉國勳亦認為,水務署過去工作很好,「莫講水電費、連郵政費都加啦」資料圖片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則認為,首12立方米免費的措施應保留,甚至將限額量擴大至13立方米以上。資料圖片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則認為,首12立方米免費的措施應保留,甚至將限額量擴大至13立方米以上。資料圖片

劉國勳倡從價格及收費結構檢討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劉國勳認為,水務署過去工作好,事實上不同公用事業都有加價,「莫講水電費,連郵政費、煤氣都加啦!」他指水務署的成本回收比率尚算高,只是剛跌穿8成,認為30年後加價可理解。他又指,以前3至4人用水戶較多、水費較高,但現時很多1至2人用水戶時常因未超過首12立方米的限額,而不用繳水費,認為除檢視收費水平,亦應檢視收費結構,包括免費用水限額。 

劉國勳指本港水費很便宜,自己有時也「唔為意用多咗水」,坦言氣候轉變導致夏天變長,疫情致市民重視衞生「洗多咗手」等也增加用水量,相信署方要教導好市民培育節省用水意識。不過他亦認為署方在收回成本方面,應顧及經濟情況,逐步調整,「唔好一嘢加晒30年未加嘅幅度」,例如於現時水費四級制下,對於用水量多的住戶加價。

鄧家彪反對:應保留助基層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則認為,首12立方米免費的措施應保留,甚至將限額量擴大至13立方米以上。他指水務署開支來自公帑補貼、非自付盈虧,對於加價是理解,惟希望政府能關照基層長者,指他們很多時不用交水費,形容他們已經「慳無可慳」,即使要加價,也冀將最基層的負擔減少。

記者:陳俊豪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