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费︱水务署称有需要调查水费 黄家和谓不合时:饮食业经营艰难 议员指30年后加价可理解

2024-06-02 16:41

加水费︱政府检视水费 黄家和称不合时:饮食业经营艰难 议员:30年后加价可理解
加水费︱政府检视水费 黄家和称不合时:饮食业经营艰难 议员:30年后加价可理解

香港地百物腾飞,惟水费自1995年起未曾调整,政府提出检视包括「用者自付」下收入远未收回成本的项目,水务署近日就调整水费与不同界别会面。水务署表示,为改善经营环境,需及时调整水费,并强调市民负担能力很重要,若决定调整,会序渐进方式。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向《星岛头条》表示,30年无加过水费,不代表现时就要加价,指业界经营已很艰难,现在谈加水费不是时候,又质疑水务署入不敷支未能回本是经营不善,「无理由要加返业界钱」,署方应控制开支及成本,反问「𠵱家饮食业界都损失,唔通问返政府攞钱?」

相关新闻:水务署拟成立悭水特攻队 冀尽快将每日人均用水量降至疫情前135公升

相关新闻:财政预算案|公共服务收费长年未加 水费、急症室收费或上调 学者:易犯众怒 宜分段进行

本港水费自1995年未曾调整,政府提出检视包括「用者自付」下收入远未收回成本的项目。资料图片
本港水费自1995年未曾调整,政府提出检视包括「用者自付」下收入远未收回成本的项目。资料图片
水务署近日就调整水费与不同界别会面。资料图片
水务署近日就调整水费与不同界别会面。资料图片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向《星岛头条》表示,业界经营已很艰难,现在谈加水费不是时候。资料图片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向《星岛头条》表示,业界经营已很艰难,现在谈加水费不是时候。资料图片
黄家和反问「而家饮食业界都损失,唔通问返政府攞钱?」资料图片
黄家和反问「而家饮食业界都损失,唔通问返政府攞钱?」资料图片
不过,有立法会议员认为30年无加过水费,若酌量、逐步增加数个百分点是可理解。资料图片
不过,有立法会议员认为30年无加过水费,若酌量、逐步增加数个百分点是可理解。资料图片

黄家和:现在谈加水费如同垃圾收费般「不合时」

黄家和说,饮食业界已尽量配合政府包括排污费等环保政策,在艰难时希望政府扶持,指疫情时不论排污、水电费、环保费,甚至商业登记税亦有减免,政府当时也有作回应,形容政府「一方面支持,另一方面又加水费」,希望政府能与业界共度时艰。他指政府仍有7,000亿财政储备「唔会好穷」,现时谈加价如同垃圾收费般「不合时」。 

杨永杰:加1至2%可理解 若加10%市民「百上加斤」

不过,有立法会议员认为30年无加过水费,若酌量、逐步增加数个百分点是可理解。A4联盟立法会议员杨永杰表示,水费涉及民生,加价影响很大,但指水费多年无加,若增加1至2%属可理解,但若加10%以上,对市民负担是百上加斤。

杨永杰认为水务署运作一直如常、行之有效,指每户有免费用水限额,不少住户无需交水费,又指署方运作成本持续上升,水费亦无增加,相信有赤字非因经营问题,因此他认为「加少少系合理」,但加幅不能太大或超过通涨。

根据水务署历年年报,全港住宅长期有14%人仅付「0元」水费。翻查政府一般收入帐目,水费实际收入更持续下降,由2018/19年约27亿元,降至21/22年的约22亿元;即使连同排污费等,总收入亦由约44亿元,跌至约32亿元。

根据水务署历年年报,全港住宅用户长期有14%人仅付「0元」水费。
根据水务署历年年报,全港住宅用户长期有14%人仅付「0元」水费。
水费实际收入更持续下降,由2018/19年约27亿元,降至21/22年的约22亿元;即使连同排污费等,总收入由约44亿元,跌至约32亿元。资料图片
水费实际收入更持续下降,由2018/19年约27亿元,降至21/22年的约22亿元;即使连同排污费等,总收入由约44亿元,跌至约32亿元。资料图片
A4联盟立法会议员杨永杰认为「加少少系合理」,但加幅不能太大或超过通涨。资料图片
A4联盟立法会议员杨永杰认为「加少少系合理」,但加幅不能太大或超过通涨。资料图片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民建联议员刘国勋亦认为,水务署过去工作很好,「莫讲水电费、连邮政费都加啦」资料图片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民建联议员刘国勋亦认为,水务署过去工作很好,「莫讲水电费、连邮政费都加啦」资料图片
工联会议员邓家彪则认为,首12立方米免费的措施应保留,甚至将限额量扩大至13立方米以上。资料图片
工联会议员邓家彪则认为,首12立方米免费的措施应保留,甚至将限额量扩大至13立方米以上。资料图片

刘国勋倡从价格及收费结构检讨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民建联议员刘国勋认为,水务署过去工作好,事实上不同公用事业都有加价,「莫讲水电费,连邮政费、煤气都加啦!」他指水务署的成本回收比率尚算高,只是刚跌穿8成,认为30年后加价可理解。他又指,以前3至4人用水户较多、水费较高,但现时很多1至2人用水户时常因未超过首12立方米的限额,而不用缴水费,认为除检视收费水平,亦应检视收费结构,包括免费用水限额。 

刘国勋指本港水费很便宜,自己有时也「唔为意用多咗水」,坦言气候转变导致夏天变长,疫情致市民重视衞生「洗多咗手」等也增加用水量,相信署方要教导好市民培育节省用水意识。不过他亦认为署方在收回成本方面,应顾及经济情况,逐步调整,「唔好一嘢加晒30年未加嘅幅度」,例如于现时水费四级制下,对于用水量多的住户加价。

邓家彪反对:应保留助基层

工联会议员邓家彪则认为,首12立方米免费的措施应保留,甚至将限额量扩大至13立方米以上。他指水务署开支来自公帑补贴、非自付盈亏,对于加价是理解,惟希望政府能关照基层长者,指他们很多时不用交水费,形容他们已经「悭无可悭」,即使要加价,也冀将最基层的负担减少。

记者:陈俊豪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