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暫緩|謝展寰:若強推恐民意反彈大 廚餘機數量可望增加1倍

2024-06-01 09:41

垃圾收費暫緩|謝展寰:市民對減廢認知和支持大幅增加 廚餘機數量可望增加1倍
垃圾收費暫緩|謝展寰:市民對減廢認知和支持大幅增加 廚餘機數量可望增加1倍

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費暫緩執行,並公布一系列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的設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早前於先行先試計劃中發現垃圾收費在實際運作時衍生很多問題,包括前線清潔工工作量及壓力大增,工作時間較前增加一倍,擔心負上法律責任而考慮轉行,而亦有7、8成巿民反對在8月1日實施收費,基於民情及所衍生的種種問題而暫緩,「就咁定一個時間再推行,反而係一個唔負責任嘅做法。」他認為在未來一年, 增加減費回收配套,優化計劃,在適合的時間再推行,反而是最好的方法。

謝展寰今(1日)在電台節目上解釋,垃圾收費議題已討論20年,用指定袋推動垃圾收費是建基於民意基礎,但過去一段時間,本港經歷許多事情,影響社會氣氛並在經濟因素下,社會反彈明顯,有七至八成以上市民反對實行,如果政府強硬如期落實垃圾收費,可能造成很大的民意反彈,將產生更多具體問題,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在民意又如此清晰的情況下,因此決定暫緩實行。

謝展寰表示若強推恐民意反彈大。資料圖片
謝展寰表示若強推恐民意反彈大。資料圖片
在先行先試中很多清潔工表示壓力很大及考慮轉行。資料圖片
在先行先試中很多清潔工表示壓力很大及考慮轉行。資料圖片
早前的先行先試中發現衍生出很多問題。資料圖片
早前的先行先試中發現衍生出很多問題。資料圖片
在先行先試中很多清潔工表示壓力很大及考慮轉行。資料圖片
在先行先試中很多清潔工表示壓力很大及考慮轉行。資料圖片
很多前線清潔工表示工作量及壓力大增,及擔心負上法律責任問題。資料圖片
很多前線清潔工表示工作量及壓力大增,及擔心負上法律責任問題。資料圖片
未來將增加垃圾回收點。資料圖片
未來將增加垃圾回收點。資料圖片

將增100個流動廚餘回收集點

他又指,先行先試計劃的目的是評核實行時的影響及遇到的問題,計劃反映垃圾袋計設有問題,需要修改。不過,他指,過去數月的宣傳亦沒有白費,很多市民對減廢分類回收的認知及關注度已大幅提升,多類物品的回收量增加40%,其中廚餘回收量更增加一倍。現時社會都對回收減廢熱起來,「過往20幾年宣傳教育,都做唔到現時對減費嘅關注程度」。他強諣希望抓住機遇,再大力宣傳教育,計劃向公共屋邨居民派發6個月指定袋。屆時會向市民派發資料,教導和鼓勵他們一個月用20個垃圾袋,減少廢物,以及哪種廢物可以進行回收,相信有指定袋實物參與的效果比起只做廣告宣傳好。他指出,由於垃圾過夜會臭,需要將廚餘分隔出來,放在家中兩日都無問題。

對於有指回收配套不足,及設立回收網絡起步太慢,謝展寰強調,自上任後已大力擴大「綠在區區」及增加流動收集點等回收配套,當局有意延長「綠在區區」每天3小時運作,未來屋邨廚餘桶會增加一倍,並會擴大至私人樓宇。因應單幢樓或三無大廈等,未必有地方擺放廚餘桶,末來政府計劃今年派出流動車,並設立100個廚餘收集點,及有一百個垃圾站設立廚餘收集點,以及正與食環署討論在合適的街市設廚餘收集點,但暫時未有數字公布。

謝展寰表示,除增加配套外,亦要加大誘因,如考慮增加綠在區區的兌換物品,令吸引力增加。被問到誘因屬於獎勵計劃,會否和污者自付原則有不同,他強調不會放棄污者自付的原則,指推行垃圾收費需要有條件,即是民情,希望政策讓市民可以慢慢接受。

被問到會否維持2035年關閉堆填區的目標,謝展寰表示有關的目標維持不變。資料圖片
被問到會否維持2035年關閉堆填區的目標,謝展寰表示有關的目標維持不變。資料圖片
屯門曾咀擬設焚化爐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設施及靈灰安置所。資料圖片
屯門曾咀擬設焚化爐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設施及靈灰安置所。資料圖片
屯門曾咀擬設焚化爐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設施及靈灰安置所。資料圖片
屯門曾咀擬設焚化爐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設施及靈灰安置所。資料圖片
第二個轉廢為能焚化爐將選址屯門曾咀。資料圖片
第二個轉廢為能焚化爐將選址屯門曾咀。資料圖片
石鼓洲焚化爐預計2025年投入服務。資料圖片
石鼓洲焚化爐預計2025年投入服務。資料圖片

廢物資源一體化推動資源循環再用

至於本港正與內地探討大灣區廢物資源一體化,謝展寰強調,從沒想過將垃圾運上大灣區處理或者焚燒,廢物資源一體化的概念是藉著合作,邁向碳中和,建立新的綠色產業,推動資源循環和再利用,生產高增值產品,推行聯手一齊發展綠色產業,前景很大,對經濟發展十分多好處。他重申,政府會繼續大力推動減廢回收,一定不會停,力度只會越來越大。

被問到會否維持2035年關閉堆填區的目標,謝展寰表示有關的目標維持不變。除減廢回收外,政府亦大力推轉廢為能設施,正在石鼓洲建設焚化爐預計2025底投入服務,並爭取在屯門建設垃圾焚化設施,預計可在2030年投入服務,市民每日平均產生1.1萬噸垃圾,兩個焚化設施可處理達9000公噸垃圾,屆時可以停止使用打鼓嶺堆田區,下個月將有關計劃呈交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作討論。他又指,現代化焚化設施已無污染的問題,垃圾經過焚化爐後將焚化後產生所謂的「爐底灰」用作建築材料,轉廢為能,可以做到「轉廢為能,轉廢為財」,焚化爐亦可結合成為康樂設施,甚至成為旅遊景點。

相關新:
垃圾收費暫緩|環境局探討大灣區共同處理廢物 謝展寰強調絕非輸出垃圾焚燒
垃圾收費︱謝展寰:正探索推動大灣區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 發展綠色產業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