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费暂缓|谢展寰:若强推恐民意反弹大 厨馀机数量可望增加1倍

2024-06-01 09:41

垃圾收费暂缓|谢展寰:市民对减废认知和支持大幅增加 厨馀机数量可望增加1倍
垃圾收费暂缓|谢展寰:市民对减废认知和支持大幅增加 厨馀机数量可望增加1倍

政府早前宣布垃圾收费暂缓执行,并公布一系列加速扩大社区回收网络的设施。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早前于先行先试计划中发现垃圾收费在实际运作时衍生很多问题,包括前线清洁工工作量及压力大增,工作时间较前增加一倍,担心负上法律责任而考虑转行,而亦有7、8成巿民反对在8月1日实施收费,基于民情及所衍生的种种问题而暂缓,「就咁定一个时间再推行,反而系一个唔负责任嘅做法。」他认为在未来一年, 增加减费回收配套,优化计划,在适合的时间再推行,反而是最好的方法。

谢展寰今(1日)在电台节目上解释,垃圾收费议题已讨论20年,用指定袋推动垃圾收费是建基于民意基础,但过去一段时间,本港经历许多事情,影响社会气氛并在经济因素下,社会反弹明显,有七至八成以上市民反对实行,如果政府强硬如期落实垃圾收费,可能造成很大的民意反弹,将产生更多具体问题,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在民意又如此清晰的情况下,因此决定暂缓实行。

谢展寰表示若强推恐民意反弹大。资料图片
谢展寰表示若强推恐民意反弹大。资料图片
在先行先试中很多清洁工表示压力很大及考虑转行。资料图片
在先行先试中很多清洁工表示压力很大及考虑转行。资料图片
早前的先行先试中发现衍生出很多问题。资料图片
早前的先行先试中发现衍生出很多问题。资料图片
在先行先试中很多清洁工表示压力很大及考虑转行。资料图片
在先行先试中很多清洁工表示压力很大及考虑转行。资料图片
很多前线清洁工表示工作量及压力大增,及担心负上法律责任问题。资料图片
很多前线清洁工表示工作量及压力大增,及担心负上法律责任问题。资料图片
未来将增加垃圾回收点。资料图片
未来将增加垃圾回收点。资料图片

将增100个流动厨馀回收集点

他又指,先行先试计划的目的是评核实行时的影响及遇到的问题,计划反映垃圾袋计设有问题,需要修改。不过,他指,过去数月的宣传亦没有白费,很多市民对减废分类回收的认知及关注度已大幅提升,多类物品的回收量增加40%,其中厨馀回收量更增加一倍。现时社会都对回收减废热起来,「过往20几年宣传教育,都做唔到现时对减费嘅关注程度」。他强諣希望抓住机遇,再大力宣传教育,计划向公共屋邨居民派发6个月指定袋。届时会向市民派发资料,教导和鼓励他们一个月用20个垃圾袋,减少废物,以及哪种废物可以进行回收,相信有指定袋实物参与的效果比起只做广告宣传好。他指出,由于垃圾过夜会臭,需要将厨馀分隔出来,放在家中两日都无问题。

对于有指回收配套不足,及设立回收网络起步太慢,谢展寰强调,自上任后已大力扩大「绿在区区」及增加流动收集点等回收配套,当局有意延长「绿在区区」每天3小时运作,未来屋邨厨馀桶会增加一倍,并会扩大至私人楼宇。因应单幢楼或三无大厦等,未必有地方摆放厨馀桶,末来政府计划今年派出流动车,并设立100个厨馀收集点,及有一百个垃圾站设立厨馀收集点,以及正与食环署讨论在合适的街市设厨馀收集点,但暂时未有数字公布。

谢展寰表示,除增加配套外,亦要加大诱因,如考虑增加绿在区区的兑换物品,令吸引力增加。被问到诱因属于奖励计划,会否和污者自付原则有不同,他强调不会放弃污者自付的原则,指推行垃圾收费需要有条件,即是民情,希望政策让市民可以慢慢接受。

被问到会否维持2035年关闭堆填区的目标,谢展寰表示有关的目标维持不变。资料图片
被问到会否维持2035年关闭堆填区的目标,谢展寰表示有关的目标维持不变。资料图片
屯门曾咀拟设焚化炉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设施及灵灰安置所。资料图片
屯门曾咀拟设焚化炉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设施及灵灰安置所。资料图片
屯门曾咀拟设焚化炉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设施及灵灰安置所。资料图片
屯门曾咀拟设焚化炉的用地旁有污泥焚化设施及灵灰安置所。资料图片
第二个转废为能焚化炉将选址屯门曾咀。资料图片
第二个转废为能焚化炉将选址屯门曾咀。资料图片
石鼓洲焚化炉预计2025年投入服务。资料图片
石鼓洲焚化炉预计2025年投入服务。资料图片

废物资源一体化推动资源循环再用

至于本港正与内地探讨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谢展寰强调,从没想过将垃圾运上大湾区处理或者焚烧,废物资源一体化的概念是藉著合作,迈向碳中和,建立新的绿色产业,推动资源循环和再利用,生产高增值产品,推行联手一齐发展绿色产业,前景很大,对经济发展十分多好处。他重申,政府会继续大力推动减废回收,一定不会停,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被问到会否维持2035年关闭堆填区的目标,谢展寰表示有关的目标维持不变。除减废回收外,政府亦大力推转废为能设施,正在石鼓洲建设焚化炉预计2025底投入服务,并争取在屯门建设垃圾焚化设施,预计可在2030年投入服务,市民每日平均产生1.1万吨垃圾,两个焚化设施可处理达9000公吨垃圾,届时可以停止使用打鼓岭堆田区,下个月将有关计划呈交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作讨论。他又指,现代化焚化设施已无污染的问题,垃圾经过焚化炉后将焚化后产生所谓的「炉底灰」用作建筑材料,转废为能,可以做到「转废为能,转废为财」,焚化炉亦可结合成为康乐设施,甚至成为旅游景点。

相关新:
垃圾收费暂缓|环境局探讨大湾区共同处理废物 谢展寰强调绝非输出垃圾焚烧
垃圾收费︱谢展寰:正探索推动大湾区废物资源处理一体化 发展绿色产业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