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居民窗外驚現胡蜂巢 發文求救應找誰處理? 專家籲保持距離 勿自行移除

2024-06-02 06:00

大埔居民窗外驚現胡蜂巢  發文求救應找誰處理? 專家籲保持距離 勿自行移除
大埔居民窗外驚現胡蜂巢 發文求救應找誰處理? 專家籲保持距離 勿自行移除

近日有大埔居民在Facebook群組「大埔Tai Po」求助,指自己的居所窗外發現胡蜂巢,他表示滅蟲公司收費昂貴,如想自己著手處理應如何是好,引來網民紛紛獻計。有滅蟲專家指若遇到以上情況,先保持冷靜,第一時間要關好窗戶,防止牠們飛入屋。

終找管理處幫助

從相片可見,蜂巢體積中型,並有數隻大胡蜂圍著盤旋。網民有不同意見,有的提議火攻水攻;亦有人提議「用蚊香,佢哋會走,再拆個巢」;有人提議「開窗噴殺蟲水,跟住閂窗」,不過該居民就回覆蜂巢位置太高,未能噴殺蟲水。不過,有網民建議不打擾較好,「呢隻唔惡,和平共處過咗夏天就會消失。」

該大埔居民透露自己居住在居屋,曾打去1823(政府一線通)及食環署尋求協助,但就並非可處理的範圍。而最終他通知了屋苑管理處,管理處已找人妥善處理該胡蜂窩,並感謝街坊們的幫忙。

有滅蟲專家指,若發現窗外有黃腰胡蜂,先保持冷靜,第一時間要關好窗戶,防止牠們飛入屋。一旦已飛入屋,要保持距離,不要嘗試自己驅走。食環署表示,如有可能被黃蜂襲擊,應避免頭部、口部和喉嚨被螫傷,例如可拉起部分衣服蒙在頭上(但不要阻礙視線),然後慢慢走開。如被螫傷後反應過敏,應盡快延醫診治。

黃蜂攻擊性高

香港常見的蜂類有兩大種,一是蜜峰,身形較小且多絨,以花粉花蜜為主食,而且是群居。蜜峰攻擊性較低,尾針刺中目標後,離開會拉出內臟而死去。

另一種是今次大埔居民所遇到的黃蜂 (胡蜂/虎頭蜂/馬蜂),身形較大,腰細及較光滑。牠們以昆蟲、含糖分的液體、食物殘渣為主食,群居及獨居皆有。黃蜂攻擊性較高,可多次使用尾針。

食環署只為公眾地方滅蜂

至於市民遇到家居蜂巢,可否尋找政府部門協助?食環署指,旗下防治蟲鼠隊負責防治鼠患、蚊患及其他對人類健康會有影響的節肢動物,包括蒼蠅、蟑螂、蚤、蠓、蜱、蟎。

黃蜂和野蜂並非傳染病的主要病媒,不會傳播人類疾病,對公眾健康危害不大。食環署會為公眾地方提供消滅黃蜂∕野蜂服務,但不會向已聘有大廈管理公司的私人及公共住宅樓宇,及所有私人非住宅地方提供有關服務。大廈管理公司可根據公契制定移除蜂巢的工作或向有關住戶提供支援。

以今次的個案為例,該名大埔居民在居屋住所遇到蜂巢,因此不在食環署管理範圍內,聯絡管理處代找專業協助是最好的做法。

滅蟲公司:若族群旺盛期不宜除蜂窩

滅蟲公司「Day Day Clean」表示,一般而言,每年3到6月是黃蜂的築巢初期,蜂巢上的個體數量還不多,此時多加巡視居家環境,就可以及早將小型蜂巢並移除。若是等到8月至10月族群最旺盛的時期,就不適合移除蜂窩,宜採取迴避方式,或尋求專業滅蟲團隊協助,直到11月下旬蜂群自然崩解,留下空巢。

若遇到黃蜂 食環署建議:

-不要騷擾黃蜂,更不要攪動蜂巢,以免招引黃蜂襲擊;

-蓋好食物和飲品,特別是熟的水果和汽水,因食物的氣味會吸引蜂群,尤其是含糖分的食物; 

-把垃圾放入密封的容器內; 

-避免赤腳在草叢或林木間行走; 

-避免到黃蜂經常出沒的地點; 

-避免使用有香氣的化粧品,亦要避免穿着顏色鮮豔或有圖案的衣服,以免吸引黃蜂;

-黃蜂飛近時,應保持冷靜和慢慢走開;

-如有可能被黃蜂襲擊,應避免頭部、口部和喉嚨被螫傷,例如可拉 起部分衣服蒙在頭上(但不要阻礙視線),然後慢慢走開; 

-如被螫傷後反應過敏,應盡快延醫診治。

---

【上車驗樓,星島搵專家幫你手!如果你有新盤驗樓、裝修分享,請即Email:[email protected]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