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三成「新鮮人」初踏職場感壓力 青協冀政府推「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

2024-05-15 12:20

調查:逾三成「新鮮人」初踏職場感壓力 青協冀政府推「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
調查:逾三成「新鮮人」初踏職場感壓力 青協冀政府推「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

青年精神健康近年備受社會關注,香港青年協會所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日(15日)公布「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三成受訪青年認為剛進入職場時承受相當壓力,尤其是在規劃個人前途及處理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該組織社會民生組副召集人張綽嵐建議政府參考台灣的經驗,推出「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先導計劃,讓18至29歲青年透過服務券形式尋求3次私營的心理輔導服務,確保青年能獲得及時和適切的心理支援。

「青年創研庫」公布「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研究報告。(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公布「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研究報告。(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公布「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研究報告。(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公布「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研究報告。(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副召集人郭達生。(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副召集人郭達生。(黃子龍攝)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項目主任趙凱澄。(黃子龍攝)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項目主任趙凱澄。(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成員楊子晴(右)。(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成員楊子晴(右)。(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成員徐嘉熹(左)。(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成員徐嘉熹(左)。(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副召集人張綽嵐。(黃子龍攝)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副召集人張綽嵐。(黃子龍攝)

逾半受訪者不會告知精神健康問題 憂招人話柄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項目主任趙凱澄表示,青年創研庫於今年2月至3月期間,訪問604名18至29歲在職或待業的香港青年,以及深入了解22名在職場上感到不同程度壓力的青年個案。組織認為青年由校園過渡至職場,面對身份的轉變,需要適應全新的工作環境和職場文化,部分青年出現焦慮、不安、失眠及情緒性進食等,適應期大約需時2至6個月。

成員徐嘉熹表示,調查顯示受訪青年平均工作年期為2.6年,現時面對的壓力主要來自「財務」、「個人發展及前途」及「工作」,分別佔36.4%、35.6%及29.6%。他指當中逾半數青年選擇與朋友傾訴減壓,亦有近三成青年選擇吃喝玩樂、聽歌及購物逛街,僅22.2%的青年會以運動健身來紓緩自身壓力。

另外,徐又指逾半數受訪青年認為,職場對患有情緒病之員工的接納程度非常低,若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有52%的青年表示不會告知他人,原因是害怕成為其他人的話柄,反映精神健康問題是職場禁忌,青年對分享個人精神健康情況顯得有顧慮,並不容易宣之以口。

組織另一副召集人郭達生引述研究指,青年初入職場,需要努力適應職場文化,尤其是畢業後半年的重要適應階段。他建議延伸大專院校輔導服務至有需要跟進的青年,覆蓋期為半年,並拓闊職業跟進服務,涵蓋情緒健康評估,費用可因應學生的負擔能力定價。

張綽嵐則建議政府、企業及員工需共同努力,共創包容文化,政府可加大力度宣傳《精神健康職場約章》,而企業方面可考慮成立心理健康支援組,鼓勵員工參與並納入青年員工的聲音,企業決策者可聆聽員工包括青年員工的聲音,與時並進,推出更符合年輕一代需要的職場友善措施。

被問及「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如何介定學生的「可負擔水平」,以及為何以3次服務作為標準,張綽嵐表示有關服務屬先導計劃,希望讓青年嘗試使用有關輔導服務,指青年可能經過三次的服務後,能夠發現一些精神狀態嚴重的情況,從而進行轉介。至於收費的水平,她認為各個私營機構都有各自的收費定價,故她形容有關收費服務價錢是「講唔實」。

記者:黃子龍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