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莊太量:盡量精準及考慮成本效益  施麗珊:須定優次並繼續優化現有措施

2024-05-14 11:01

政府因應精準扶貧,識別出3個目標群組,合共約95萬人。資料圖片
政府因應精準扶貧,識別出3個目標群組,合共約95萬人。資料圖片

政府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指香港三大精準扶貧目標群組,分別是是劏房戶、單親及長者戶,共有約95萬人。扶貧委員會委員、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政府政策要盡量精準及考慮成本效益。同屬扶貧委員會委員、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則認為扶貧政策一定要定優次。

莊太量今(14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訂立目標扶貧,相對只設立一條貧窮線,可以較為精準,針對性訂出政策。政府訂出的3個群組雖然是比較弱勢的社群,但未必個個都是貧窮,他舉例指單親未必個個貧窮,長者有安老問題,如已退休屬無收入,就看不到其是否真正貧窮,需要幫助,所以可以用及不同組合方法,找出哪些人士的貧窮問題較嚴重。

莊太量認為政府訂出的3個群組,未必每個都是需要幫助。資料圖片
莊太量認為政府訂出的3個群組,未必每個都是需要幫助。資料圖片
莊太量指單親又住劏房,則有較大機會納入需要扶助的類別。資料圖片
莊太量指單親又住劏房,則有較大機會納入需要扶助的類別。資料圖片
莊太量指長者有安老問題。資料圖片
莊太量指長者有安老問題。資料圖片
施麗珊則認為扶貧政策一定要定優次。資料圖片
施麗珊則認為扶貧政策一定要定優次。資料圖片
施麗珊則認為扶貧政策一定要定優次。資料圖片
施麗珊則認為扶貧政策一定要定優次。資料圖片

每10年檢討一次 才可量度成本效益

莊太量認為以往政府以入息中位數訂立貧窮線,採取的是相對貧窮的概念,有些人可能故意選擇不去工作,或不報收入,因此就會跌入貧窮線之下,難以評估滅貧的成效。現時雖然訂立3個目標群組,但認為要從合併組別加以識別,如屬單親又住劏房,或長者及住劏房,則相信較大機會納入需要扶助的類別。他認為,若希望制訂滅貧措施就要訂立絕對貧窮線,每10年檢討一次,才可量度成本效益。

他又稱,滅貧若是政府政策,便須講求成本效益,不可能花很大成本去做滅貧運動。如有些家庭貧窮的原因是父母不能出外工作,主因是不能獨留兒童在家。若將兒童獨留在家年齡由16歲降至15歲,相信有一批婦女或家長可以出外工作。他直言相關政策無成本便達到安老滅貧。所以政府政策要盡量精準及考慮成本效益。

3個群組未完全涵蓋所有貧窮人士

施麗珊在同一電台節目亦表示,劏房戶、單親或長者的確是貧窮較嚴重的類別,當中可能要再分哪些「收入較低,或無咁低」,而現時約95萬人,當中可能有重疊,因為單親及老人家亦有可能是劏房戶。

她又指,這3個群組未完全涵蓋所有貧窮人士,例如在職貧窮和貧窮兒童等,政府有需要優化現有措施,包括共創明「Teen」計劃、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學校託管服務等都可以擴大及數據化,教育及社會要訂目標及標準,大家要有共識,如何達致脫貧。

施麗珊又認為,保留貧窮線才可真正了解實際貧窮人口的數據,及必須定下量度扶貧措施成效的指標及如何深化計劃,專人跟進扶貧措施以及訂立優先次序。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