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更新「生長圖表」 即睇男女青少年身高中位數 研究:與三十年前相比增長明顯
2024-04-22 12:09
香港將採用新的「生長圖表」,監察整體兒童群組生長趨勢。研究發現,香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身高較以前有明顯的長期增長趨勢,其中18歲青少年的身高中位數約有2厘米增長。新生長圖表將在今年7月於母嬰健康院使用,9月於學生健康服務中心使用。醫管局將在今年9月開始,在轄下醫院逐步使用新生長圖表,期望本年底前在其所有醫院推行。此外,醫健通將有新生長圖表的使用及查閱功能。
重要參考指標 揭發懷疑虐兒
有兒科醫生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表示,生長圖表是評估小朋友成長健康的重要參考指標,醫生更能從中發現一些懷疑虐兒個案的蛛絲馬跡。
生長圖表以百份線表達兒童的生長數據,醫衞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資助衞生署、中大兒科學系和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開展「香港生長研究」,在2019年至2022年間收集21,307名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的生長數據,結果發現香港18歲青少年的身高中位數有約2厘米增長,男孩從1993年的170.9厘米增至2020年的172.5厘米,女孩從1993年的158.2厘米增至2020年的160.2厘米。
料與營養增加、生活方式轉變等有關
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臨床專業顧問倪以信表示,兒童和青少年身高及體重增長是全球趨勢,估計與營養增加、生活方式轉變、社會因素等相關。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家庭及學生健康)鍾偉雄則指,身高中位數增長是綜合分析,強調評估發育要視乎個別情況,「即使不在中位數,可能在75%或者25%區間,若高度增長一直大致跟隨百分線,又沒有其他臨床問題,家長與小朋友絕對不需要擔心。」
香港2020生長圖表適用於0至18歲本地兒童及青少年,共分為4套圖表,包括頭圍圖表、體重圖表、身長/身高圖表及體重指數(BMI)圖表,新圖表加入兩條末端百份線(99.6%和0.4%),把百份線數目由7條增至9條。鍾偉雄稱,這可為醫護提供更多參考資料,「當去到一些接近末端,甚至過了末端百分線時,醫護人員可能要更加留意,做多一點評估,了解背後原因。」
生長圖表採用BMI指數圖表
香港2020生長圖表以BMI指數圖表取代過去使用的身高別體重圖表,研究團隊亦為超重和肥胖定下新定義,5至18歲兒童的BMI在相同性別及年齡群組的91%至98%之間即屬超重,98%以上則屬肥胖。鍾偉雄指,用2016至2021母嬰健康院的數據,新定義下超重和肥胖兒童及青少年的比率和世衛定義相若;在6至18歲的兒童至青少年群組中,亦可減少將體重正常被視作超重的個案比例,從臨床角度上較理想。
兒科醫生陳以誠表示,生長圖表可為醫生評估小朋友健康、營養、生活方式、家庭問題、治療效用等提供重要參考指標,「部分長期病患兒童需服用類固醇激素藥物,生長圖表可用來評估他們的高度會否影響。」他提到,新圖表提供更多資料,讓醫生判斷小朋友是否「病態地矮細」,「是否需要治療?要不要打生長激素、生長荷爾蒙? 這些資料都是有用的。」
他亦說,醫生就像「偵探」,生長圖表可為醫生提供線索和蛛絲馬跡,發現病因甚至虐兒個案,「父母有否忽視小朋友需要,以致他們營養不良,生長差了,現在我們都要留意這些問題。」
陳鳳英:青少年生長較以前有優勢
中大兒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陳鳳英表示,新生長圖表更貼合現在青少年的身高體重,亦反映隨著年代及環境因素的轉變,安穩的生活令遺傳因子能穩定發揮,生長較以前有優勢。對於新圖表加入兩條末端百份線,她提到一些小朋友因早產或其他原因,出生時體重較低,新修訂令他們無需有太大恐慌,「不會引致有部份人,其實本來都是正常,而被人一直當成不正常。」
記者 蕭博禧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