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售公屋掀熱議 盤點5大賺錢公屋王 有單位升值5.6倍 專家籲推售一私人參建公屋

2024-01-31 11:59

香港房地產市場過去拾級而下,差估署最新數字顯示樓價連跌8個月,全年累計跌約6.8%,比2021年高位回落22%。市道不振,連帶與公營或資助房屋相關機構包括房委會、房協、市建局,皆面臨財政壓力。近期政界除了敦促樓市全面撤辣外,轉售公屋的聲音亦甚囂塵上。有專家指,重售公屋需要解決混合業權及樓齡高達50﹑60年的「舊屋邨」的大維修問題。

經濟學者王于漸近日指,政府一直以「縮減公屋輪候時間」作政策指標,但不斷起公屋,房屋開支也拾級而上,支持轉售公屋。租置政策源於回歸初期,社會風氣偏向自由市場,認為政府作為全港最大業主應釋出公共資產價值,讓公屋在市場自由流動,普羅市民亦可平價買樓成為「有產階級」,享受資產升值的好處。

即睇5大賺錢公屋王: 

刷新「公屋王」 轉手帳面賺逾110萬元

據《星島頭條》統計,目前租置計劃屋邨共有39個,共提供184,036個公屋單位。據了解政府於2019年局部重推租置後,亦只是將現有的39個租置屋邨的出租凍結,加快推售這些單位,並容許綠置居買家買入租置屋邨的回收單位,截至去年10月,83%租置單位已售出。

租置計劃下,過往亦刷新不少「公屋王」的誕生。例如2021年9月黃大仙下邨靚裝納米公屋單位,即使未補價仍能以130萬沽出,原業主持貨5年賺「一球」 。屢次成為公屋王的黃大仙下邨,成交單位為第15座低層11室,實用面積145平方呎,採開放式間隔,座向西北、望市景,約半年前於第二市場放售,叫價180萬元,獲白居二買家承接,終以130萬元成交,成交呎價8,965元。

原業主於2016年7月僅以17萬元購入單位,持貨五年,是次轉手帳面獲利約113萬元,期內升值約5.6倍。原業主在放售前斥資10多萬元為單位進行裝修,是次沽貨勁賺「一球」,更計劃購買外區的私樓單位。

即睇黃大仙「公屋王」內部靚裝:

黃大仙下邨靚裝納米戶未補價130萬沽出,持貨5年賺「一球」。
黃大仙下邨靚裝納米戶未補價130萬沽出,持貨5年賺「一球」。
黃大仙下邨靚裝納米公屋單位。
黃大仙下邨靚裝納米公屋單位。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130萬沽出。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130萬沽出。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
黃大仙下邨未補價公屋。

另一「公屋王」常客為黃大仙鳳德邨,2020年1月黃大仙鳳德邨碧鳳樓一個中層20A室,實用面積153平方呎,於已補價自由市場以298萬元登記售出,成交呎價19,477元,創全港同類物業的歷來新高。資料顯示,單位原業主於2014年以125萬元入市,當時已補地價,持貨約五年多帳面獲利173萬元,期內升值約1.4倍。

其實上址於市場放盤已一年多,開價約300萬元,叫價態度一直強硬,放盤多時僅減兩萬元沽出。市傳新買家為長線投資者,若以同類型單位市值月租約8,000至9,000元計,料回報率至少約3.2厘。

至於沙田區亦出現公屋王,2018年7月沙田顯徑邨顯貴樓高層10室,以高達665萬元登記售出,成為全港最貴公屋,以單位實用面積566方平呎計,呎價約11,749元。有邨民形容成交價「黐線」。據土地註冊處資料,上址原業主於2012年在已補價自由市場購入單位,現帳面賺427萬元,期內升值近180%。

2017年將軍澳景林邨景桃樓高層24室,實用面積164平方呎,以255萬元(已補地價)沽出,呎價15,549元創新界公屋新高,以及全港次高。原業主2003年以6.5萬元(未補地價)向房委會購入單位,於2014年補地價。

2017年10月,香港仔華貴邨海景迷你戶以呎價1.4萬元沽出,創港島公屋呎價新高。單位樓價為293萬元,「公屋王」為華貴邨華善樓低層17室,實用面積208平方呎,屬開放式間隔,可望海景,單位內有企理裝修,並以293萬元(已補地價)沽出,平均呎價14,087元,創港島公屋呎價新高。原業主1999年以11.1萬元(未補地價)購入單位。 

政黨︰出售公屋 年收入逾100億元

另一邊廂,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陳學鋒指,即使房委會屬自負盈虧,若長期虧損最終政府都要出手相助,反之若從出售公屋得到可觀收入,可倒過來回撥給庫房,一舉兩得,政府亦可節省大量管理成本。該黨初步統計,以20至30年樓齡的屋邨,分10年、以市價約兩折出售,一年賣出約2萬個單位,涉及每年收入達100億元以上。

黃大仙多個公屋王誕生。
黃大仙多個公屋王誕生。

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出售公屋解決房委會的財政壓力,並不是一個考慮因素,因為目前房委會亦有推售居屋﹑綠置居項目,當中亦有收益。

他又指,目前租置公屋仍有約3.2萬個單位還未出售,但是仍要面對混合業權的問題,如果日後重推租置單位難免有業主會「唔買起」,例如是申請綜援人士,經濟狀況不理想,在有人買,有人不買之下,日後的維修及管理出現問題是很複雜。雖然重售租置單位給公屋住戶擁有入場較平的資產,經過一段時間亦有升值潛力。不過由租到買,未必個個都可以負擔到,

他又表示,樓齡較舊的公屋單位,差不多50至60年樓齡,未來對於買家而言,維修保養費用負擔較大,目前仍末出現有租置屋邨的重建,相信是比較複雜的問題。

他坦言,目前有租置回收計劃,正是房委會出售剩餘單位的計劃,社會上曾有討論將不打算購入公屋單位的租戶,調遷至其他屋邨,騰空公屋讓房委會可以出售。

至於將來如重售公屋單位,他建議可納入天水圍的俊宏軒。 2002年為穩定樓市而推出「孫九招」房屋政策,其中終止出售公屋(租者置其屋)計劃,該段期間,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聯同俊和發展合作興建的天水圍的俊宏軒,以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及後改作公共屋邨作出租用途,整個工程耗資達15億港元,部份單位比同區其他公共屋邨的單位為大,例如部份大單位內設有三房兩廳以及兩個廁所,相當受歡迎,如重推出售公屋,他建議亦可將其納入考慮。

相關文章:

蝕讓潮蔓延 公屋戶輸成球 後悔做業主 「自由市場10個買 9個中招」

濫用公屋|房屋署研「加分制」 鼓勵物管舉報濫用協助收回單位 有助日後投標

---

【上車驗樓,星島搵專家幫你手!如果你有新盤驗樓、裝修分享,請即Email:[email protected]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