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南區民政專員:翻新區內「百步梯」塑造新打卡點 DO曾被視為「優差」?

2024-02-07 07:00

專訪︱南區民政專員:翻新區內「百步梯」塑造新打卡點 DO曾被視為「優差」?
專訪︱南區民政專員:翻新區內「百步梯」塑造新打卡點 DO曾被視為「優差」?

新區議會上任後,18區均成立小組推動地區經濟。現屆區議會由各區民政專員(DO)擔任主席,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接受《星島》專訪時提到,南區有不少可發掘的地區特色,接下來計劃在漁暉苑一處行人長樓梯,塑造一個新的地區「打卡」點。他又透露,政務官圈子內有一個「都市傳說」——以往DO被視為「優差」,工作很輕鬆,但笑言事實絕非如此。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吳艷玲攝)

「落水」參與垃圾徵費地區解說

52歲的鄭港涌已服務政府30年,前後調任多個政策範疇的部門,2019年底任南區DO至今,經歷過去屆由反對派主導的區議會。他指當時區議會高度政治化,亦曾因區議會討論不符規定的議題拉隊離場,遇到議員叫囂、以強烈手段阻止,形容當時的議會沒能討論實質的地區民生議題,虛耗不少時間。

現時就任區議會主席,鄭港涌形容身份角色有很大轉變,以往是與區議會合作為主,現時親身「落水」,責任加重,需要適應的過程,亦慶幸現屆南區區議員都有心有力做地區服務,笑言有人形容DO是「地區小特首」的說法是「言重了」。

政府對區議會的要求是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成為市民與政府間的橋樑,說來容易,落到實處卻很困難。以近期熱門話題垃圾徵費為例,雖然政府已表明會押後至8月1日才在全港實施,可是市民仍不免擔心實施細節。既是區議會主席,又是關愛隊總指揮,民政專員角色就更為吃重。

鄭港涌表明,正與區內議員積極拓展地區網絡,包括推動他們盡快開設議員辦事處,啟動會見市民計劃收集意見,區議會的食物環境衞生委員會亦會討論地區關注。「我知道垃圾徵費大家都很關心,有部分資訊的確未是很清楚。」民政總署近期經常和環保署溝通,冀多搞居民活動,他作為DO也會「落水」參與部分活動,配合關愛隊的工作,令宣傳更「入屋」。他個人沒有既定「KPI」要求參加多少場活動、見多少市民,認為這類活動越多越好,時間一安排到就去。

連接香港仔大道及漁暉苑的行人長樓梯,將發展「打卡點」。(民政事務總署提供)
連接香港仔大道及漁暉苑的行人長樓梯,將發展「打卡點」。(民政事務總署提供)

發展香港仔地區打卡點

談到南區地區議題,鄭港涌指南區發展需要十分明顯,其一肯定是交通運輸,再者華富邨重建亦對居民有很大影響。上屆政府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被質疑進度緩慢,石澳石礦場發展水上運動中心招標前年更觸礁收場。不過鄭港涌認為地區發展需時,「不會『啪』一下手指就變天」,而他在南區工作多年,也深感社區環境有逐步、細微的改變,如街道環境有所改善、越來越多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落戶黃竹坑等,該區發展潛力不少。

政府提出十八區舉辦「日夜都繽紛」活動,發揚地區特色推動經濟。鄭港涌指南區活動的重頭戲,必定要提今年3月即將舉行的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這在南區是相當重要且悠久歷史的活動,有大巡遊、傳統「神功戲」、市集等活動舉行,市民屆時可在戲棚觀賞表演,邊享用美食。

此外,他提到連接香港仔大道及漁暉苑的行人長樓梯,是南區著名地標,早年一旁也有壁畫,惟年久失修後破損。該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正與區議會合作舉辦「南區樂遊『油』」活動,邀請本地藝術家及南區青年製作特色壁畫,冀塑造一個美觀新地標,吸引市民和遊客「打卡」,發揚地區特色。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是南區重要的傳統特色活動。(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fb圖片)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是南區重要的傳統特色活動。(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fb圖片)

與議員非從屬關係 跟其他區DO常通訊交流

作為主席,與區議員的互信合作十分關鍵,鄭港涌強調與議員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彼此是緊密合作,而許多議員都是資深地區服務者,部分人地區工作經驗比他更豐富,他相當欣賞,其角色只是協調統籌、一起做成事做好事。

他又透露,十八區民政專員有自己內部通訊群組,互相交流地區工作、與區議員交流的心得、區議會常規的執行寬緊等,坦言:「有些地區的DO很年輕,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可能我們這些在政府幾十年的人,做起事來會比較正經。但有時搞地區活動要吸引青年參加,真的需要年輕人的想法。」

新區議會選區擴大,議員不可能一個人服務整個區,總需要協調負責不同區域。被問到有否在協調過程出手相助,鄭港涌坦言不需要,認為議員自身有能力討論並達成共識,不過他亦有提醒議辦的位置不能太過集中,忽略較偏遠或地段租金較貴的市民需求。他認為,毋須在區議員之中安排一位「召集人」作為對口,因本身資深議員一向都會和新人分享經驗;當他有議題需要諮詢議員意見時,也可預先和各委員會主席溝通。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9月世紀暴雨後,鄭港涌曾帶隊到石澳村和大浪灣村,協助清理災場。(民政總署提供)

有AO認為民政專員僅「食飯、見人又一日」

雖然政府不同意「地區小特首」一說,但毫無疑問地區政績對政府檢視官員行政能力有一定參考作用。被問到有沒有打算以DO為「跳板」方便未來更上層樓,鄭港涌指:「個人的事情不用想太多。」他指職業生涯在政府內做過不少環節,橫跨多個政策局,像交通運輸、勞福等,都是比較「痴枱」的工作,在辦公室為主,民政專員給予他不同的體驗,要在前線每日接觸市民,「接觸過才會發現,有時候政策不用想得那麼天花亂墜,市民的要求可以很簡單。」

鄭港涌又提到一件軼事:「以前在AO(政務官)圈子中,有不少人還會覺得做DO是份『優差』,以為落區很輕鬆,『喺地區食吓飯、見吓人、傾吓計咁又一日』。」但事實並非如此,DO工作量遠比想像中多,例如前年疫情高峰期要第一個到封區現場視察,年三十與家人吃團年飯都要自己拿飯菜都房間分隔開來進食;早前世紀暴雨期間石澳路陷,他也要即時了解情況、安撫居民及帶隊送物資,「其實有時居民要的好簡單,知道政府在關心他們,就會下來定下心來等修路。」那DO一職又是否「苦差」?鄭港涌笑言不會用這個字眼,「我只會說,這是個工作量很吃重的位置」。

記者:林劍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