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美娟專訪|18區推「日夜都繽紛」 麥美娟:市民悶太耐想有好去處 非一朝可搞掂經濟

2024-01-11 07:00

麥美娟專訪|18區推「日夜都繽紛」 麥美娟:市民悶太耐想有好去處 非一朝可搞掂經濟
麥美娟專訪|18區推「日夜都繽紛」 麥美娟:市民悶太耐想有好去處 非一朝可搞掂經濟

新一屆區議會1月1日宣誓就任,多區成立「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特首李家超亦表示各區議會本月至5月舉辦「日夜都繽紛」活動。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推動地區經濟活動分為三大類,包括把傳統節日發揚光大、增添新元素等,設立小組起統籌作用,最重要是讓市民知道有不同活動舉行,但難訂立具體指標。至於舉行「日夜都繽紛」,麥美娟強調「唔係諗住一朝就可以搞掂個經濟」,而是讓市民有更多好去處,亦或多或少刺激地區消費。

記者:李健威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盧江球攝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盧江球攝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盧江球攝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盧江球攝
麥美娟表示難為地區振興經濟活動訂立指標。盧江球攝
麥美娟表示難為地區振興經濟活動訂立指標。盧江球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資料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資料圖片
麥美娟表示今屆區議會有個比較特別之處。資料圖片
麥美娟表示今屆區議會有個比較特別之處。資料圖片

提振地區經濟分三大類活動

各區區議會在首次會議均提出「地區振興經濟方案」,有意見關注如何統籌,避免活動性質太類似。麥美娟指,疫情後不少市民覺得社區沉悶,雖然去年曾推「開心香港」美食市集等,但有市民希望延長或增加活動,今次區議會推出的地區振興經濟活舫,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將傳統節日發揚光大,如天后誕、譚公誕等;二是在活動上增添新元素,如林村推夜光許願樹、九龍城潑水節等;三是提出新概念,如深水埗「激光劍」活動等。

至於如何協調令活動不會「撞橋」,她指18區均設「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已有統籌作用,惟部分活動因時期相同而較難協調,如天后誕、舞火龍等等,因舉行時間相同,「唔可以話我做咗,你就唔好做」,強調最重要是讓市民知道有不同活動。她舉例,舞火龍活動除了在最出名的大坑舉行,亦有在其他上演,讓市民有多個選擇。

提到「日夜都繽紛」主題活動,麥美娟指,有市民反映只有「夜繽紛」不足夠,稱「唔出夜街但都想玩、唔係夜晚先想開心」,因此按各區區情安排活動,笑言不會勉強為了「夜繽紛」,而把譚公誕活動放到晚上進行。她強調,辦「日夜都繽紛」活動並非「諗住一朝就可以搞掂個經濟」,因拼經濟有一系列措施,如搶人才、搶企業等,而「日夜都繽紛」或多或少可刺激地區消費,令市民有更多好去處,「因為疫情已令市民悶得太緊要」。

新區議會於1月1日上任。資料圖片
新區議會於1月1日上任。資料圖片

讚新區議會效能升 首月已完成以往半年工作

至於會否為振興經濟活動訂立指標,麥美娟說,部分活動可設定參加人數,如比賽、表演等,或派出門票數量,但部分街頭活動則難以計算。被問及如何在較民生的地區舉辦振經濟活動,她以青衣為例,「一棚兩戲」分別慶祝真君誕及天后誕;東涌則打算在元宵節於東涌海濱舉辦花燈。

對於新區議會表現,麥美娟形容氣氛積極投入,以往區議會首次會議開始後,需選出主席、設立委員會、工作小組等,有實際工作需時約半年;反之新區議會一上任已設立振地區經濟小組、月尾推關愛大行動等,即首月已經完成以往4個月至半年的工作,治理效能明顯提升。

不希望民政專員及區議員「跑數」

改制後的區議會由民政事務專員擔任主席,上場後即為區議員設定不同KPI,其中中西區區議會主席要求於農曆新年前做25次家訪,但有議員反映半山亳宅難以「入屋」。麥美娟強調,不希望民政專員及區議員「跑數」,形容是「無意思」,但她認為至農曆新年至今仍有1個月,很難連25次家訪都做不到,「唔係叫你搵幾萬戶」。

她以自身26年區議員經驗為例,當時也是服務「私樓區」,認為「只要有心做就會不斷諗辦法」,自己曾在運動場、小巴站設街站,甚至在街市派傳單及聯絡「工人姐姐」。

麥美娟指,區議會透過主席協調和統籌地區工作,發揮諮詢和服務功能,但區議員並非「專員叫我做乜我就做乜」,雙方應有緊密溝通,形容大家各司其職,「唔係話邊個係上司、下屬。」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