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創業 港人嘆回收很難學 收花籃都要找人處理掉 「垃圾徵費 一定唔慣 改變習慣需要時間」
2024-01-27 06:00
備受爭議的垃圾徵費,原定於4月1日推行,最終因社會仍有太多疑問,再度延期至8月1日實施。新規例下市民棄置垃圾都要經過心思熟慮,否則成本高了,也容易誤墮法律陷阱。參考日本的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做得嚴謹和成熟,可算是「老前輩」。《星島頭條》記者訪問了居住在東京的港人,他坦言雖然在當地生活已經2年,但對於日本的垃圾回收分類制度,仍是覺得很難學,港人要適應垃圾徵費及建立養成回收習慣,似乎仍有漫漫長路。
日本垃圾分類學問大 在日港人:改變習慣需時
港人阿Wing與太太2年前移居東京墨田區,並在新宿區高田馬場經營咖啡店Tasse Coffee Roastery。談到近期香港社會熱話垃圾徵費,阿Wing明白條例起初推行階段,市民會感到困難重重,「香港人一定好唔習慣、好抗拒,始終根深蒂固,由細細個就開始咁樣掉垃圾,我諗係有排搞㗎。」但他相信只要時間累積,有信心香港人一定能做到:「再唔係等我哋呢一代人死晒,下一代就做到, 因為呢啲習慣改變真係需要時間。」
港人學習在日本掉垃圾:
即使與太太在當地已經生活2年,阿Wing指仍未習慣日本的垃圾回收分類制,直呼「好麻煩!」他解釋,「畢竟喺香港生活咗多年,不過入鄉隨俗啦,而家都開始慢慢慣。」對他而言,有些垃圾很難分門別類,例如多重包裝的物品,每種物質到底是可燃還是不可燃,也會常常考起他。
其實不止阿Wing,早年移居日本的香港Youtuber大J,在2年前新居人伙時,也曾拍片分享所屬地區神奈川縣橫濱的垃圾日程表:星期一、四收可燃垃圾;星期三收不可燃垃圾及資源垃圾;星期五收可回收塑膠,他在片中不禁大呼「真係好麻煩,黐線㗎簡直!」。
即睇日本垃圾分類有幾複雜:
開幕花牌有專人回收
大致而言,日本垃圾分為4種:可燃垃圾(可燃ゴミ)、不可燃垃圾(不燃ゴミ)、資源回收(資源ゴミ)、以及大型垃圾(粗大ゴミ)。垃圾收集根據不同地區都會略為不同,也就是說阿Wing所居住的墨田區,和經營咖啡店所在的新宿區,分類準則和回收日都不盡相同,如果錯過指定日期,只能將垃圾儲起,等下一個收集日再棄置了。
記者發現日本每個地區都設有網上垃圾棄置指引,不止有日文,更設有中英韓等語言,圖文並茂,易於閱讀,建議移居日本的港人最好先熟讀自己區域的相關指引。
每月花200日圓買膠袋
大型垃圾又是另一個難題,阿Wing說「棄置大型垃圾都好麻煩,要call人嚟收,唔可以亂掉,如果唔係會被鄰居鬧」。去年咖啡店開幕,收到朋友們的花牌,放置了幾天後就要面對棄置的問題。他上網研究發現,原來花牌印有花店的電話,可致電公司請專人免費回收,不過若不屬於其公司的花牌,就需要額外收費,「咁就方便好多,如果唔係好大鑊,唔知點處理」。
至於垃圾袋方面,日本各地區需使用指定袋,或是透明/半透明袋,阿Wing解釋,「透明係因為可以畀人睇到你裡面棄置咗咩垃圾,有冇掉錯。」他指每月花200日圓(約11港元)在超市購買50個裝垃圾膠袋。
官員去年承諾實施日「一定不會改」
回到香港,今次是垃圾徵費第二度押後實施,原擬去年底推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去年7月曾承諾實施日期「一定不會改」,但最終還是延期到8月1日推行。指定垃圾袋1月26日起銷售,市民可以在便利店、家居用品店、網上平台等零售點,購買指定袋及指定標籤。垃圾指定袋分9種大小,每個袋價錢由0.3元至11元不等,容量介乎3公升至100公升。環保署預計3至4人家庭,每日使用1個10公升或15公升的指定袋,即每月垃圾收費開支約30元至50元。
參考日本垃圾分類回收的成功,並不是一步登天,而是經歷數十載,社會共同努力,市民環保意識不斷提升,才有今天的成果。反觀香港,回收業發展不蓬勃,回收網絡亦不足夠,例如不是每幢樓宇都有設分類垃圾桶、「綠在區區」亦未見覆蓋全港每個角落,大大減低市民將垃圾拿去回收的意欲。香港要做到全面減少垃圾製造量,減輕堆填區即將飽和的壓力,並不能只著眼垃圾膠袋的費用,而是要大眾從根源減少垃圾製造,正如在日港人阿Wing所言,改變的確需要時間。
相關新聞:
垃圾徵費2024|指定垃圾袋開賣「銷情」淡 便利店無得散買 想「一袋兩用」必須做一動作
---
【上車驗樓,星島搵專家幫你手!如果你有新盤驗樓、裝修分享,請即Email:stheadline.property@singtaonewscorp.com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