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跨境接送非緊急病患需求殷切 「無牌」救護車涉非法改裝引安全疑慮

2024-01-24 08:00

目前有9萬名港人長者在大灣區養老,令於口岸接送回港就醫的非緊急救護服務需求增加。
目前有9萬名港人長者在大灣區養老,令於口岸接送回港就醫的非緊急救護服務需求增加。

隨着中港融合,不少港人到內地工作及養老,令於出入境口岸接送傷病者的私人非緊急救護車服務需求增加。有醫療集團指,過去1年已處理逾萬宗涉及口岸接送等個案,反映需求殷切。不過,有知情者透露,除了守法的從業員,也有未領取認可牌照的懷疑「無牌經營」者,同樣提供私人救護車服務,並在車內配備壓縮氣瓶等危險品,引發安全疑慮。據知,本月初曾有「無牌」私人救護車遭警方截查,被揭發涉嫌非法改裝。有汽車業人士反映,申請認可牌照困難,盼當局能彈性處理;保險業界則提醒市民,乘搭「無牌救護車」遇意外或不獲賠償。
 

 有知情者指,深圳灣口岸每日至少有10宗由內地返港的非緊急救護接送個案。
有知情者指,深圳灣口岸每日至少有10宗由內地返港的非緊急救護接送個案。


私人救護車屬於「特別用途車輛」,申請相關牌照須先獲得醫療機構或政府部門批准。據《道路交通條例》,「特別用途車輛」是指經設計、構造或改裝為用於非運載貨物、接送乘客等用途的車輛。運輸署指,「特別用途車輛」的設計和構造,除須符合《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等法例,亦須符合救護車的相關國際認可標準。為確保行駛安全,相關車輛須通過運輸署每年檢驗。據運輸署資料,現時全港有22輛已登記的「特別用途車輛(私人救護車)」,當中包括聖約翰救傷隊的救護車隊。

有醫療界人士指,私人救護車主要提供非緊急救護接送,包括於本地醫院轉院、寧養護送、國際緊急醫療運送,及近年大熱的出入境口岸接送等;現時全港約有3至4間公司提供私人救護車服務,惟因申領牌照困難,大部分私人救護車都未領牌照,為免引人注目,相關救護車的車身不會印上救護車的中英文字句或急救標誌。
 

本月初警方截獲懷疑無牌救護車,揭發涉嫌非法改裝,有救護員指壓縮氣體瓶(紅圈)放於車尾不恰當。
本月初警方截獲懷疑無牌救護車,揭發涉嫌非法改裝,有救護員指壓縮氣體瓶(紅圈)放於車尾不恰當。
懷疑無牌的救護車車身,沒有印上救護車的中英文字句。
懷疑無牌的救護車車身,沒有印上救護車的中英文字句。

車尾放氣體瓶 遇追尾或爆炸

據了解,本月3日曾有一輛私人救護車於港珠澳大橋的本港口岸,接載病者到港島一間醫院後,於香港仔遭警方截查,被揭發涉嫌非法改裝,警方扣留有關車輛檢驗。資深救護員Ben透露,涉事的是一輛「無牌」私人救護車,該車車廂曾作改動,包括拆除座椅,以騰出空間放置擔架床,並在近車尾位置放置壓縮氣體瓶。他續稱,上述私人救護車公司聘請的救護員,均曾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或消防處工作,急救經驗豐富。

Ben看過上述被扣查車輛的照片後指,該救護車上的裝備,包括基本配備如擔架床、呼吸機、吸痰器,亦有壓縮氣體瓶如氧氣樽提供氧氣。不過,他指壓縮氣體瓶屬危險品,使用須向消防處申請,認為涉事車輛處理粗疏,並強調氣體瓶絕不能放置於車尾,若被尾隨車輛追撞極可能引起爆炸,後果不堪設想。據他所指,無牌救護車的改裝未經機電署批准,故每年年檢「驗車」前,均有車主將醫療設備拆下,「還原」車輛再送檢。

求過於供驚現「海鮮價」

目前至少9萬名港人長者在大灣區養老,有業界人士指,深圳灣口岸每天至少有10宗接送內地港人返港的個案,當中有重病長者,亦有中風及心臟病發的港人,需緊急送至香港的私家醫院治療或接受手術,亦有末期病長者回港寧養終老;長假期前後,亦是長者回港就醫的高峰期。收費方面,由口岸運送至私家醫院的費用介乎3000至4000港元;若有護士及醫生「跟車」則動輒過萬元,求過於供下更出現「海鮮價」。
 

中港往來頻繁,有內地人於本港患病受傷,安排私人救護車送到口岸,回內地療養。
中港往來頻繁,有內地人於本港患病受傷,安排私人救護車送到口岸,回內地療養。


本報致電提供相關私人救護車服務的公司查詢,其中有提供出入境口岸運送及本地轉院等私人非緊急救護車服務的私營醫療集團「安珀醫療」,其聯合創辦人吳曙熙稱,該公司轄下的6輛私人救護車,是全港唯一取得運輸署「特別用途車輛(私人救護車)」牌照的車輛,車輛除符合歐盟標準,設備亦依照消處救護車規格,可以合法提供非緊急救護服務。他說,變更座位及增設醫療儀器等涉及改裝,全部都須符合運輸署、機電署及消防處等要求。

吳指,自2022年成立至今,該醫療集團已處理逾萬宗出入境口岸運送及醫療個案,疫情後相關需求增多,每日需來回深圳灣口岸進行3至4次接送,亦有到落馬洲及港珠澳大橋等口岸接送。他說,會就每宗個案作醫療評估,確認傷病者能夠應付長途運送,並已替救護車和救護員購買保險,確保運送過程安全;總個案中逾60%牽涉出入境口岸或海外護送回港,其餘則屬本地轉院運送。

議員:視乎救護程度 籲業界自律

另一間提供出入境口岸接送的私人救護車公司,在被問及旗下救護車有否向運輸署申請牌照時,職員支吾以對,但表示已購買保險,若發生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會向被運送的傷病者作出賠償。惟保險業人士Danny指,私人救護車提供非緊急運送服務,投保人須先取得認可牌照,而且購買相關保險,須列明是救護車用途,否則若發生意外,保險公司可能以汽車用途申報失實,有權拒向傷者賠償。他又稱,個別保險公司可能尊重及履行《汽車保險(第三者風險)條例》,先向傷病者賠償,但之後仍會向投保人或車主索償。
 

聖約翰救傷隊亦有提供私人救護車服務。
聖約翰救傷隊亦有提供私人救護車服務。


消防處在2022年接獲74萬宗救護召喚,當中緊急救護召喚達70萬宗;涉及各出入境口岸的救護召喚去年也達7167次。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上述數字反映消防處救護服務非常緊張,但當中不乏市民出院回家,或轉院的非緊急召喚。他對市面出現無牌私人救護車表示關注,認同當局就私人救護車的設備及安全規格作嚴格規管,以保障公眾安全,但也認為私人救護車有助紓緩消防處救護服務的壓力,建議當局未來彈性處理私人救護車牌照的申請,如調整接送輕症病者救護車的安全規格。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指出,私人救護車是否領牌應視乎救護程度,若車上配備急救儀器及屬危險品的壓縮氣體瓶,並可響號於道路上優先行駛,便應申領牌照,呼籲業界自律。

爭分奪秒救人 醫療團體促開通「南下北上」運送

中港往來頻繁,除了內地港人回港就醫的醫療運送需求增加,不乏港人於內地遇意外後,急須送回港醫治的個案,亦有私營醫療機構協助運送患重病的居港內地人,回廣州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續命」的特殊情況。有工會及醫療團體期望,政府盡快開通內地及本港救護車「南下北上」的跨境運送。

 

救護車屬「特別用途車輛」。
救護車屬「特別用途車輛」。


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指出,去年工聯會於內地的5個服務中心,共接獲179宗內地港人求助運送回港救治的查詢,當中成功安排21人回港,部分涉及意外等危急事故,需爭分奪秒送事主返港,更凸顯盡快落實中港跨境直達運送的重要性。她指,早前接獲的求助個案中,最遠個案來自遼寧,涉事的港人是到當地旅遊,卻不幸遇意外致眼球爆裂,事發後事主曾向駐京辦求助。由於事主眼球急須接受手術,由工聯會安排乘飛機到深圳,再「轉車」經深圳灣口岸返港,由消防處救護車送至醫院施手術救治。

除港人南下就醫,運送急病重症的居港內地人回內地就醫或療養亦成趨勢。「安珀醫療」聯合創辦人吳曙熙指,過去曾處理一宗緊急運送本港大學的內地研究人員,返回廣州換肺的個案。他稱,該名事主本身患嚴重肺衰竭,急須換肺,但因非本港居民,不能於本港的器官捐贈名冊輪候移植,幸在其生命僅餘2天之際,於廣州配對到合適移植的肺臟,遂立刻安排運送事主到廣州進行移植,並協助其於手術後回港進行預防併發症治療,以及治療後返回內地作復康療養的運送。他指,中港兩地的運送需要事主「轉車及轉床」,以及轉換醫療儀器,增添風險。

記者:關英傑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