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馬期引發1月大震盪 外資流出中港股市 港股累瀉逾1600點「中國除外」基金最受追捧

2024-01-18 18:21

近日亞洲股市大跌,令不少散戶損手爛腳,其中港股今年開局以來累挫近一成或1,600點,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歐冠昇亦形容為接近「投降點」,除了進一步確定外資流出趨勢之餘,市場亦披露越來越多基金經理選擇中國除外的亞洲基金產品。有分析指出,市場基於投資回報及政治風險沽出中港股市在所難免,但日股、台股等基本面無大改變,跌市較大機會是受年初換馬潮所致,故1月份資金流向趨勢十分關鍵,建議投資者保持審慎。

去年回報太差 基金經理難交差

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在去年普遍回報不俗,整體平均收益率有9.08%,惟中國及香港股市就「包尾」,分別累跌11.4%及13.8%。不只散戶蝕錢,買入追蹤中港股市基金產品的外資亦損手,令其未能「交差」。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表示,十多年前中國經濟急速起飛,成功造就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等風光一面,因此以往買入A股是分散風險,但現時買入這些股票反而是增加風險。

澳洲第二大退休基金、規模達2,600億澳元的澳洲退休信託基金(Australian Retirement Trust)亦曾公開表示,對提高基金的中國股票比例持謹慎態度,原因是要確保業績表現。

外資撤退 「睇唔透政策風險」

事實上,中港股市資金流出的趨勢備受注意。摩根士丹利一份報告指出,去年12月中港股市資金淨流出是年內最嚴重的月份,也是史上第三大月度走資,來自美國和歐盟的主動管理長倉基金經理都加快沽貨,以滿足贖回需求。據大摩估計,12月份中國或香港股票的月度淨流出量為38億美元,規模僅次於2015年8月及2020年3月。

大摩表示,投資者贖回股票基金及基金經理調整組合,加深了外資減持中國資產,尤其是創業板基金。報告亦披露,京東(9618)、百勝中國(9887)和友邦(1299)是被外資拋售的主要目標。

同時,外資在新一年繼續透過滬港通拋售中國股票。以iShares ETF持有的新興市場資產(中國除外)為例,由2020年底的1.64億美元,飆升至約88億美元,超越中國ETF的資產。

溫傑亦指,從不少基金經理口中得知,他們現時對不包括中國的亞洲基金產品更感興趣,反映對他們對中國經濟增長及內房情況仍然較為憂慮,「政策上的不明朗因素令外資睇唔透,加上近一、兩年投資中港股市輸不少,無回報之下自然未必想繼續買」。

彭博數據亦顯示,去年不涉及中國市場、以新興市場股票為重點的新基金數量增至19隻,而2022年為15隻,2020年更只有1隻。

年初換馬潮 日韓等地秤先

值得留意的是,每年年初都是基金的傳統換馬時期,故資金流向某程度預示投資界對各個市場前景看法。縱觀整個亞洲市場,日股、韓股、台股及印度股市去年回報跑出,勢頭不錯之下亦有望吸引資金換馬至相關市場。

不過,外資周三淨賣出台股高達782億新台幣(約194億港元),創史上第三大金額。溫傑表示,台股去年至今表現理想,短期有獲利回吐都正常,同時不少基金都會在年初重新做配置,「大戶轉倉並非一、兩個星期做完。」

他表示,對中港除外的亞洲市場審慎樂觀,「香港、中國暫時都係資金流出嘅形勢,亞洲其他國家則很大機會係獲利回吐,而非資金流走,未來兩、三個禮拜係關鍵」。他又指,市場並非只得股市一樣投資工具,在未掌握關鍵市場資訊時,不妨先考慮部署其他資產。

摩通及橋水齊向市場發警告

事實上,近期不少投資界猛人都溫馨提示大家今年投資要份外小心。當中,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提醒考慮進入中國市場的投資者須「有一點擔心」,因為「中國風險回報狀況發生巨大變化」,皆因中國在衡量美國公司的潛在利益時會變得複雜。

另外,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聯席投資總監Greg Jensen亦警告,市場對今年面對的巨大風險「太過飄飄然」(too complacent),除了一直對美國聯儲局減息過份樂觀,亦看輕了中國與美國貿易冷戰再啟動,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國內冷戰影響。他指出,地緣政治風險尚未給美國資產任何風險溢價,「這兩場冷戰將在今年戲劇性地上演」。

相關新聞:

港交所歐冠昇稱投資者失信念 港股估值接近「投降點」

摩通CEO籲投資中國前多一點擔心 「風險回報發生巨大變化」

橋水警示2024年三大風險 兩場冷戰將激烈上演 「去年實在令人太過飄飄然 」

有人撈底嗎?摩通稱中國股市陷價值陷阱 「等救市的人一定感失望」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