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丨灌輸自救意識 合力建韌性社區 全民變身「防災士」
2023-12-13 08:00
《探討極端天氣下的城市韌性》系列之救災復元篇
極端天氣漸成常態,有救災團體指,增加城市韌性,及早建立防災社區,由下而上啟動全民參與機制,可望減低災害中的人命傷亡及「二次災害」發生。有民間救援團體指,留意到市民的危機意識不足,建議增加「第一應變者」培訓,提高基層互助,亦可引入外國的「防災士」義工培訓,讓全民學習應急自救方法,並於學校加強防災教育,從幼稚園開始灌輸自救意識,全面建立「韌性社區」。
9月初超強颱風「蘇拉」襲港和其後世紀黑雨,均凸顯香港發展韌性城市的必要性。位於粉嶺坪輋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動物義工。貓狗之家」,於黑雨後出現嚴重水浸,水深一度及腰,威脅場內200犬隻安危,義工稱當時暴雨來得急猛,亦無收到當局預警報告;專門收養老弱犬隻的大埔元嶺「老有所依動物村」,負責人洪太回憶當晚深圳排洪,局方只在排洪前16分鐘通報實在太遲,直言「搬沙包都不夠時間」,盼作檢討。
綜觀近年外國例子,當發生風災、水災或地震後,往往因供電破壞致水源污染,繼而引發大規模傳染病。紅十字會高級經理(社區備災)楊綺華(Eva)指,本港公共生一向健全,但早前黑雨中,過去極少發生水浸事故的上水石湖新村竟發生大水浸,10多間屋同受災,更有糞水穢物倒灌入屋,嚴重影響生。紅會同事事發後數日去施援,發現屋內傳出強烈異味,立刻協助清理及丟掉傢俬,幸居民未有患病不適。
港乏整合防災風險工作架構
事實上,國際間早已關注城市社區是否有足夠韌性應對極端天氣禍害。根據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UNDRR)釐定的「建構韌性城市10大要素」(見表一),當中包括「確保具備有效的防災及災害應變措施」和「加快復原重建」等。2016年理大公布「香港韌性城市建設初步評估報告」,參考有關準則評估香港的抗災能力,發現本港弱點是未能充分了解當前及未來風險、缺乏整合防災風險工作的架構,以及欠缺讓公眾和社區「由下而上」參與防災工作的機制。
該報告建議,政府應建立「防災社區」,並就加強禦災力,設立與社會對話或分享知識的機制。當時理大曾策劃在葵青區推行禦災社區的先導計劃,目標建立社會性禦災環境、增強「第一應變者」的領導能力培訓,以及分享減輕災害風險資訊的地區性網上平台等,惟因缺資金不了了之。
盼由社區做起 更具彈性
Eva認同,防災工作由社區做起可望更具彈性,舉例當社區發生火警或水浸,第一層地區應變支援正是鄰舍,簡單如即時互相通報逃生,已可大大減低災禍。她認為,推動「第一應變者」概念,可令社區上居民網絡互相支援,發揮協同效應。她指,除了提供防災、備災教育,加強個人防災及應變意識,也要為居民提供基本急救、心理急救及逃生訓練,如紅會曾為發生水浸事故的薄扶林村及茶果嶺村村民,提供急救訓練,以備當發生緊急事故時,隊員可肩負「第一應變者」角色作出支援,盼未來推廣至其他村落。
建設「韌性社區」有助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令社區能夠迅速復元,惟二次災害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有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指,「二次災害」通常發生於災後0至第4日,以水災為例,若有人畜傷亡,恐致水源污染,加上蚊蟲滋生增加傳播疾病機會;若再出現公共衞生系統破壞及藥物短缺,大型傳染病一觸即發,恐加劇死亡率。該醫生指,本港基建及公共醫療系統健全,短期遇到這類禍害機會不大,但市民要懂得避開病源及污染物自保,有賴足夠的災前預防教育。
回看每逢颱風襲港皆有市民出外「追風」,香港求生組織成員Kevin指,該些市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大多「追風者」接受傳媒採訪時也表明知道「追風」風險高,說明是市民的心態問題。針對公眾教育,他強調,市民也要學懂「自救」而非坐以待斃的「被救」,因為政府在防災的資源投放相對較少,不及其他地方有災害演習,但也要有一定知識補充,甚或多做運動,簡單學會游泳及踏單車等求生技能也足夠應對。
港人普遍危機意識不足
極端天氣無疑是對港人的全新挑戰,民間救援團體「香港守望者服務團」創辦人Anson指,留意到市民普遍危機意識不足,建議引入外國的「防災士」義工培訓計劃,讓全民學習應急自救方法。他指,除了天災頻仍的日本及台灣,歐美國家如英國、新西蘭及挪威等,都設有類似「防災士」的義務組織。
翻查資料,1995年日本發生釀成逾6000人死亡的阪神大地震,當地發現成功脫災的市民中,逾90%是憑藉自助和社區互助的力量,日本自此培育社區防災士。2019年,台灣引入相關制度,3年來培訓逾1.3萬名獲得認證的防災士;當地研究指,防災士能協助社區平日防災活動,災難發生時亦可在政府救援人員到達前,協助社區疏散應變,災後協助照應災民及社區重建,在村落鄉郊能發揮更大功能。
Anson認同,「防災士」由下而上的民間自救方案適用於地少人多的香港,可以提高救援效率,盼當局考慮推行「防災士」及安排培訓工作。
各界預期未來因極端天氣觸發的災害會持續加劇,發展韌性城市成為當務之急,新上任的紅十字會主席劉楚釗醫生便指,視加強社區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為重點發展項目,未來希望透過加強公眾教育等,整體提高社區及個人抗災及應對危難能力,達致增強社區韌性的終極目標。
救援團體盼建防災校園 融入STEM提高學童興趣
構建韌性社區的同時,有救援團體希望建構防災校園,及早向學童灌輸防災自救意識,如結合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課程,提高新一代的學習興趣。
紅十字會高級經理(社區備災)楊綺華指出,近年該組織到學校舉辦防災講座,但只能以課餘活動形式自發參加,憂成效有限。她希望,政府未來能將防災加入必修課程,結合STEM解構不同災害的原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單如颱風時在窗戶貼膠紙,都可從科學及生活角度解釋背後原理。
黃兆輝教授工程師亦言,香港已有足夠的基建「硬件」,但大眾齊心應對的「軟件」卻未到位,應該把聯合國的可持續概念放入防災體系,加快推行幼稚園、小學、中學的防災教育。
備受地震、風災威脅的台灣,各學習階段均設防災教育(見表二),當中幼稚園着重培訓安全意識,小學要認識災害,初中生需能自救等,盼做到「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去年曾發布《幼稚園推行防災教育課程的成效與挑戰》的研究報告,發現颱風、水浸及火警是首3位最被受訪幼稚園教師及家長認知的災害;受訪者亦認同需要推行幼兒防災教育,並讓家長參與其中。
有教育界人士指,留意到師生「交差式」參與火警演習,直言校方浪費了灌輸防災意識的好機會,建議定期進行針對不同災害的防災演習,並在事前提供相關災害資訊。他建議,當局設立「防災體驗館」,為不同年齡層學生舉辦防災活動,如針對幼稚園生可辦親子防災體驗活動,增加趣味性。
災後缺心理輔導 盼增公盈服務
世紀黑雨淹浸港鐵站、石澳斷網成為孤島等災後場面,成為2023年的另類城市景色。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指,現時有關災難後的心理急救支援不足,盼當局修補缺口。
根據聯合國界定災後心理健康與社會心理支持(MHPSS)的4個層次,第一層起分別是基本需要、心理教育、心理急救及專業服務。杜永政指,香港有做好基本需要層面的應變,惟其他層面的服務不足,例如在創傷治療上偏向藥物治療,要從公營醫療體制獲得臨心理學家診治服務,需經多重轉介,一般需輪候2年,而私家臨心理學家諮詢服務每次收費近2000元,盼當局增加公營服務,並從公眾層面加強「自我安撫」(Self-soothing)訓練,提高市民整體的抗壓意識。
杜指,過去半世紀本港鮮有發生大型災難,更令近月的風災暴雨事故深入民心。他特別關注黑雨淹浸港鐵站的畫面,恐對每日乘港鐵上班的市民構成心理陰影,或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建議仍就事件發噩夢或失眠的市民及早尋求輔導。
每日雜誌組
《探討極端天氣下的城市韌性》系列
檢討強化篇: 每日雜誌|渠道系統受衝擊 天然斜坡待檢視 發展「韌性城市」刻不容緩
都市規劃篇: 每日雜誌|地理環境如「大水兜」危機四伏 增地下蓄水池超級堤霸 完善城市規劃救港
超前部署篇: 每日雜誌丨災後應變屢受批評 專家倡設專責部門統籌 超前部署緊急避難方案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