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至「負面」 政府不認同中港緊密相連成理據

2023-12-06 17:30

評級機構穆迪繼下調中國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後,今天(6日)再將香港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以反映中港兩地的緊密聯繫,但維持香港「Aa3」長期發行人及高級無抵押評級,即第四高評級。

政府:緊密聯繫反是香港長遠發展優勢

政府回應指,不認同穆迪以香港信用狀況與內地緊密相連,以及內地發展可能帶來潛在的負面影響為由,而將香港信用評級展望調低至「負面」的決定,認為不應成為調低評級的因素,相反,這些聯繫是香港長遠發展的優勢,形容「香港的優勢在過去經歷不少考驗後,仍然得以保持,將來亦然。」

穆迪指,香港2020年實施《國安法》及本港選舉制度改變之後,未來政治及經濟決策自主權將逐步受到侵蝕,對信用狀況帶來影響。
穆迪指,香港2020年實施《國安法》及本港選舉制度改變之後,未來政治及經濟決策自主權將逐步受到侵蝕,對信用狀況帶來影響。
穆迪表示,香港的的信用狀況會受中國的經濟轉弱與金融風險所影響,妨礙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擴張。
穆迪表示,香港的的信用狀況會受中國的經濟轉弱與金融風險所影響,妨礙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擴張。
政府不認同穆迪的理據,指出而在今年11月,香港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達到約2萬億美元,比《國安法》實施前增長了約10%。
政府不認同穆迪的理據,指出而在今年11月,香港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達到約2萬億美元,比《國安法》實施前增長了約10%。
政府指出,中港緊密聯繫是香港長遠發展的優勢,形容「香港的優勢在過去經歷不少考驗後,仍然得以保持,將來亦然。」
政府指出,中港緊密聯繫是香港長遠發展的優勢,形容「香港的優勢在過去經歷不少考驗後,仍然得以保持,將來亦然。」
穆迪料今年香港GDP增長3.5%,中長期增長2.5%,而財政赤字會回落至佔GDP的4%左右,但印花稅和賣地收入仍然疲軟。
穆迪料今年香港GDP增長3.5%,中長期增長2.5%,而財政赤字會回落至佔GDP的4%左右,但印花稅和賣地收入仍然疲軟。

國安法增強外界信心

政府又指,穆迪對特區的高度自治、政府和司法機構、《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和完善選舉制度等,作出了不公的指責,當局指出,中央政府決心長期堅持「一國兩制」,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核心優勢將繼續維持。當局續指,與穆迪的評論相反,《國安法》實施終止2019年混亂局面和嚴重暴力事件,恢復了香港的穩定並增強了外界對香港的信心,能夠迅速恢復正常運作並重回發展的正軌。

銀行體系存款總額比國安法實施前增10%

當局提出理據,指在香港的境外地企業數目保持在約9,000間的穩定水平,而在今年11月,香港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達到約2萬億美元,比《國安法》實施前增長了約10%;同時香港是亞洲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去年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的發行總額超過800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40%以上;而在今年9月底,香港所管理的私募資本超過2,100億美元,位居亞洲第二,僅次於內地。

穆迪批本港自主權逐步受侵蝕

穆迪指,中港聯繫是香港信用狀況面臨風險的關鍵因素,提及香港政治及司法自治權有削弱跡象,特別在2020年實施《國安法》及本港選舉制度改變之後,預計未來政治及經濟決策自主權,將逐步受到侵蝕。不過穆迪認為,現階段、甚至可見將來,香港的經濟、法律、商業及稅收框架均大致不變。

內地經濟弱礙港金融中心發圍

穆迪又指,因應兩地經濟交流密切,香港的的信用狀況也會受中國的經濟轉弱與金融風險所影響,目前內地在港貿易及投資減少,亦會妨礙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擴張;另一方面,由於香港自身經濟成長疲弱,政府要動用更多公共開支來支持經濟,將削弱其財政緩衝。

評級維持Aa3 高中國一級

穆迪維持香港的信用評級為「Aa3」,較中國高出一級,認同香港擁有有效的財政緩衝,而政府債務低、財政儲備可觀,以及外匯儲備龐大,為聯繫匯率制度帶來信心及穩定。該機構對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為3.5%,中長期增長為2.5%,指出著經濟復甦,香港財政赤字已從2022年佔GDP的6.6%高峰,下降至2023年佔GDP的4%左右,而印花稅和土地銷售收入仍然疲軟,預計未來財政將逐步好轉。

相關新聞:

穆迪降中國評級展望至「負面」憂財政刺激措施構成下行風險 財政部稱失望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