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一度超港股 指數隔25年重現黃金交叉 三大指標證無得比

2023-11-29 06:00

港股今年「無人吼」,表現持續低迷,周二(28日)曾低見17303點,另一邊廂台股氣勢如虹,一度高見17360點,時隔25年再度超越港股,收市雖未竟全功,但已引起市場關注港、台市場何時確認「死亡交叉」,有網民稱見證「歷史性一刻」。事實上,恒指在數值上即使被超越,市場規模仍足足高過台股1.3倍,而且台指權重很大程度靠台積電撐起,單憑「計點數」未必有比較意義。

周二台灣加權指數高見17,360點,日內一度超越恒指,最終收報17,341點,升203點,正挑戰一年半高位;而恒指則收報17,354點,跌170點,勉強保住領先地位。今年以來台指大勇,累升達22.7%,亞太區內僅次於日本,而恒指年初至今累跌12.3%,比A股還差,區內幾乎包尾。

恒指92年起領先 金融風暴短暫被反超

翻查資料,恒指與台指推出時間相近,分別在1969及1971年,均以100為基值。在1992年,恒指上破台指,開啟「黃金交叉」後的時代,31年間曾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數值略為低過台指,但很快再度超越,並一直拋離,及至2018年起雙方差距見頂後收窄至今。

心水清網民:指數比較無意義

今次台股對港股出現「黃金交叉」引兩地網民議論紛紛,有台灣網民留言稱:「國際資金流向都洩題啦,非中國股市就是受到資金青睞」、「金融中心被拔掉,還剩下些什麼」、「台股已變避風港」等等;香港網民亦表關注:「樓市會唔會步其後塵?」、「又話民進黨令到台灣民不聊生?」,亦有人抽水揶揄「指數唔係越高越巴閉」。另一方面,也有心水清的港台網民都反駁,所謂「黃金交叉」其實「有點常識的都知道數字直接比沒意義」、「恒指係標普3.8倍,唔通話香港經濟比美國好3.8倍咩」。

有台灣專家分析指,兩市走勢各異,其中一個原因是經歷監管風波,重磅科網藍籌估值受壓,而台股向來主打半導體及高端科技產業,受惠遠端工作及人工智能(AI)需求,吸引資金炒上。

台股規模僅港股四成

如要比較香港及台灣的市場,最基本可透過市場規模正面比併,最新台股總市值為54.8萬億新台幣(約13.6萬億港元),而港股的總市值則約31.7萬億元,比台股高出1.3倍。而上市公司數目差距甚遠,台股目前有985家公司上市,香港主板連創業板共2603家公司,數量多1.6倍。即使今年新股寒冬,但香港至今亦吸引59家公司掛牌,集資額排全球第8位;而台灣今年新上市數目只得14家,集資額10大不入。

港股成交跌極仍較活躍 北水湧港勝外資訪台

被外界形容「一潭死水」的港股,市場交投仍比台灣活躍,以今年10月計,香港日均成交額約788億元,按年大減13%,台股上月日均成交額為2,616億新台幣(約648億港元),就算按年大增40%,也未能追上。外來資金方面,港股近年被「北水」滋潤,由今年至今,港股在跌市下仍錄得多達3,100億元淨流入;而台股的外資時進時出,首10個月的外資淨流入金額為816億新台幣(約202億港元)。

台積電股王地位勝一籌 惟指數權重過分集中

指數組成間接推動是次港台股市比較,以兩地「股王」對碰,台灣的台積電最新市值達14.9萬億新台幣(約3.69萬億港元),目前排全球第12名,相對之下,本港「股王」騰訊(0700)最新市值約3萬億元。排全球19名,略遜一籌。不過由於台積電也有在美股上市,反而海外市場才是主要交易場地,至於騰訊則以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吸金力較集中。

而結構上,台指十分著重台積電的貢獻,該股權重高達27.5%,十大成分股佔比就只得約43%;而恒指改革後,騰訊亦最多只佔權重8%,十大重磅藍籌權重合計約53%,將市場代表性分散至多個行業。

至於市場關注港股落、台股上的「死亡交叉」會否真正出現,博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認為,由於內地經濟疲弱,市場信心欠佳,影響資金泊入中資股,從走勢來看,港股近期反覆而下,台股則逐步向好,估計後市有機會實現兩指數逆轉。他又指,港股暫時缺乏動力,預料恒指短期內仍在17200點至18000點區間上落。

相關新聞:

巴菲特罕有短炒 台積電持貨一季近沽清 錯過今年升浪

金融峰會2023|中證監撐更多公司來港上市 稱港股已成「中概股主場」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