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業績解畫 力谷高利潤業務 暗示短期不派股票 快手可鬆一口氣?

2023-11-15 22:26

騰訊(0700)持續展現業務高增長,上季經調整盈利按年增加39%,大勝市場預期,該集團在業績提及已調整經營策略,將重心從發展空間較小的業務,轉移至增長潛力更高的業務,其中視頻號及小遊戲成效顯著,總裁劉熾平直言,經過數年過渡,騰訊已進入高質素的收入成長模式,並指大部分人手架構調整已完成。

轉型至高質素收入成長模式 追求利潤率

劉熾平指出,過往騰訊的收入與盈利增長通常亦步亦趨,及至2021及22年出現收入放緩拖累利潤,而今年起,穩健的收入增長可轉化更高利潤率,形容已高質素的成長模式。他指出,日後會聚焦增長潛力更高的業務,並削減低毛利業務,亦會持續控制支出及提升人手效率。

僱員人數止跌 大裁員或告終

騰訊僱員總數止跌回升,上季約10.53萬名,較第二季淨增約800人,劉熾平稱,大部分人手效率工作已完成,目前「擁有適合現時業務的員工規模」,亦正就新業務聘用人手。不過他提及,發現大團隊對業務的專注及效率不太有利,未來會繼續秉持控制成本紀律,在每個小規模的團隊中發揮價值。

有充足晶片庫存 夠研發AI至少幾代

對於美國持續限制晶片出口,劉熾平表示,公司有充足的晶片庫存,讓9月推出的自研基礎模型「騰訊混元」可應付未來至少數代的研發,而該限制在近期不會影響公司的AI能力及騰訊混元的研發,但可能會影響AI雲服務方面,另公司將會保留大部分的高階AI晶片作訓練用途,以及在中國尋找芯片供應。

初步擬AI訂閱制形式徵費

騰訊正升級騰訊混元,並將其部署到內部產品中,同時向外部企業客戶開放使用。他提及,公司為中國其中一個AI基礎模型的領導者,正籌備推出下一代的騰訊混元,將為混合專家模型,相信可進一步提升其效能。他續指,公司的AI能力可應用在其他業務上,包括廣告方面用作內容創作;客戶服務方面的API(應用程式介面)正被企業客戶測試中;遊戲方面則主要用於設計上。被問及是否可商業化AI產品,如在微信及QQ等應用程式上提供AI協助,並以訂閱制形式徵費。他表示,由於騰訊混元仍是初步概念,未進入產品設計階段,惟在未來可能性上有很多想像空間。

未打算低位派股票 現階段專注回購

對於過去曾分派京東(9618)及美團(3690),市場關注今年會否再派股票,特別是大熱快手(1024),劉熾平稱,騰訊有很多方式來提升股東回報,包括派息、回購、實物分派等,其將會動態運用各項工具,而因應現時正值中資科網股估值幾乎處於歷史低谷,選擇回購更符合股東利益。

騰訊「視頻號」於微信總播放量按年增長逾50%,推動微信泛內循環廣告收入增30%,目前正建立直播電商。
騰訊「視頻號」於微信總播放量按年增長逾50%,推動微信泛內循環廣告收入增30%,目前正建立直播電商。

視頻號利潤增長空間仍大 建立直播電商

今次騰訊業績其中一個新增長亮點為「視頻號」,其微信總播放量按年增長逾50%,原創內容佔絕大部分,而由視頻號推動微信的泛內循環廣告收入亦增長超過30%,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微信廣告收入。劉熾平指,隨著人數及觀看時長增加,當規模達到臨界點後,營運成本會大大降低,利潤率亦將進一步升。

他指出,微信小程序季內錄得1.5萬億元商品交易額(GMV),並透露因視頻號衍生的直播電商業務正逐步建立,當中涉及擴展團隊、管理貨品、商家配套等,同時亦正引入廣告系統及意見領袖(KOL)生態,相信這些工作實施後,直播電商將取得跟視頻號一致的市佔率。

小遊戲媲美傳統高質遊戲

至於另一高利潤率的小遊戲,首席戰略官James Mitchell指出,小遊戲比傳統遊戲優勝在於沒有產品周期,與騰訊目前建構「長青遊戲」的策略一致,相信日後小遊戲功能會進一步升級,如第一人稱遊戲、射擊等,藉體驗進一步吸引玩家。

廣告業務將由四引擎推動

而網絡廣告業務復甦,Mitchell指,廣告業務未來有四大驅動力,即流量、廣告比例、AI技術及生態閉環,當中指出視頻號的廣告比例只得3%,比其他種類廣告約10%仍有很大空間,而運用AI及憑藉微信的社交介面,將可大大增加用戶點擊率。

相關新聞:

騰訊上季經調整盈利增39% 遠勝預期 視頻號廣告收入顯著增長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