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郭志堅|健康飲食之道

2023-11-22 08:00

食得有道,也是健康之道。
食得有道,也是健康之道。

近期不論船友、車友,都有不少癌症患者,有一位30來歲女船友,確診乳癌,主診醫生建議全切除包括乳頭,一位年輕未婚女士,喜歡水上活動,這個問題一定煩惱不堪,引致其他船友不期然也擔心,不斷追問,運動之外,還有甚麼防癌之道。

不論中醫西醫,適當飲食和運動,也是防癌之道,而中醫養生保健防癌之道,主要是食療藥膳法、運動療法、針灸推拿養生法等。

飲食是中醫養生保健的先河。《資治通鑑》云:明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裏之宜。

藥食同源可以養生之外,現代中醫學亦指出可以治病,食物的氣,味與其陰陽屬性決定食物作用的趨向。

寒涼性質包括酸苦鹹的食物:有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如杏仁、梅子、蓮子、冬瓜等。屬性為陰,多為沉降作用。

溫熱性質包括辛甘淡的食物:可以溫經助陽兼散寒,活血通絡等作用。如薑、蒜、花椒等。屬性為陽,多為升浮作用。

沉有向裏的作用,例如醋,抑制腸蠕動,解除腹脹;降有向下作用例如鹽,止嘔、止咳、止打嗝;升有向上的作用例如酒,有止瀉、防止肛脫或臟腑下垂作用;浮的作用向外,例如薑,發汗散熱。

另外酸主收澀,苦主洩降、辛主散、甘主補緩、鹹主降和軟堅散結等,相應你身體的健康狀態,選擇合理的食譜,適當的忌口,自然身強馬壯,邪毒難侵。

飲食有節,定時與定量也是養生重點,民間古語有言:早餐似皇帝,午餐似平民,晚餐似乞丐,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也有其道理,現代的食物金字塔也是科學化的指示。

廚房更是養生館/藥房,合理的飲食包括煮法,不僅可以養生,還可以治病,不健康的廚房包括煮法真是令人「病從口入」,食的追求不但要吃出美味,更重要的是:吃出健康與長壽。郭志堅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