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勞資矛盾再現 建築物例修訂成戰場

2023-11-20 08:40

立法會勞資矛盾再現。(資料圖片)
立法會勞資矛盾再現。(資料圖片)

立法會上周討論「政府帶頭檢討外判制度」議案,在分組點票下僅僅通過,其中有商界議員直斥議案「亂來」,破壞整個外判制度。「愛國者治港」新時代下,勞資關係成為政圈一大矛盾點,暫未見有調和方法。

立法會通過黃國「政府帶頭檢討外判制度」議員議案,促請政府帶頭檢討改革外判制度。資料圖片
立法會通過黃國「政府帶頭檢討外判制度」議員議案,促請政府帶頭檢討改革外判制度。資料圖片
議案獲分組點票通過。立法會影片截圖
議案獲分組點票通過。立法會影片截圖

 

工聯會黃國指出現時外判制度是「三輸一贏」。立法會影片截圖
工聯會黃國指出現時外判制度是「三輸一贏」。立法會影片截圖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立法會影片截圖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立法會影片截圖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前線員工應得待遇遭「中間人」外判商蠶食。立法會影片截圖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前線員工應得待遇遭「中間人」外判商蠶食。立法會影片截圖
邵家輝表示,外判制度自1997年前已存在,有助達到財政目標、控制公務員標誌、為私營機構創造職位等。立法會影片截圖
邵家輝表示,外判制度自1997年前已存在,有助達到財政目標、控制公務員標誌、為私營機構創造職位等。立法會影片截圖

勞工界:議案原意被曲解 商界:外判工待遇不差

議案獲50人贊成、4人反對、30人棄權,其中民建聯支持議案成為通過的關鍵;反對票來自自由黨,棄權票包括經民聯、A4、G19等。

辯論爭拗點在於勞工保障與公共財政負擔的關係,提出議案的工聯會黃國認為,外判制下政府財政開支未減少、勞工權益受損,唯有外判商穩賺不賠,應將有實際需要的崗位長期聘用,或是改外判為公營機構;自由黨邵家輝批評公務員團隊、公營機構太過龐雜,拖垮政府財政,呼籲「大家唔好亂嚟」。

勞聯林振昇向筆者表示,當日議案原意並非要求取消外判制度,只是希望政府在招標時加多勞工保障、職安等條件,全面改善前線非技術員工權益,但不知為何在部分議員眼中變成「推倒整個外判制度」,太過極端。他明白原議案中「將有實際需要的崗位改為長期聘用」一句詮釋空間很大,但勞工界向來務實爭取權益,對討論失焦感可惜。

邵家輝同意勞工權益需保護,但同時要平衡社會實際狀況,外判制度有重要價值。事實上屆政府已改革招標制度,現時外判工待遇不差,部分勞工界人士所形容的「慘況」,未必符合事實。

另有議員估計區選臨近,再沒政治議題可爭拗,勞資黨派都希望在選舉前夕凸 出自身與競選對手的不同,擴闊票源,在個別議案中放大矛盾,是正常之舉。

階級矛盾未解 經濟復甦與勞工權益的永恆難題

另一事例見於《建築物條例》檢討。自《職安健條例》4月修訂以來,致命工業意外未有遏止,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日前指,未來一年會檢討《建築物條例》和提出修訂,賦權屋宇署更有效執法以加強保障建築工程安全,如簡化轉介委員會程序、對有問題承建商同步檢控和紀律處分等。

經民聯、工程界盧偉國指業界相當關注,指政府似乎最關注條例、罰則,以為對僱主的懲處夠阻嚇力就會帶來安全,但安全文化要靠官方、資方、管方、勞方共同建立,如得不到全力配合也沒用。

有政界人士認為,階級矛盾在任何社會都存在,極難處理,以往政治掛帥的議會確實拖垮一些民生工作,但反對派被掃除後,整體社會階級架構沒明顯改變,基層議價能力未有提升;加上疫後經濟復甦,其中一個重要範疇就是政府和私人企業要節省成本,但這難免影響勞工待遇和權益。要達到良政善治、市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仍有一段路途。

聶風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