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漢疑因醫生延遲診斷心肌梗塞亡 專家指死者為非典型病人 應受密切監察

2023-11-17 15:04

專家證人范瑜茵醫生指,死者的情況應受密切監察及獲安排連續檢查。蘇芷榆攝
專家證人范瑜茵醫生指,死者的情況應受密切監察及獲安排連續檢查。蘇芷榆攝

患有心臟病及曾經中風的五旬漢,前年因抽筋及胸口不適入院,期間屯門醫院當值實習醫生疑未及時診斷他心肌梗塞,搶救後最終不治。事件今天繼續進行死因研訊,心臟科醫生供稱,死者心電圖呈異常,但當時無人通知當值實習醫生。心臟科專家指死者屬於「非典型」,不能只套用國際訂立的心肌梗塞標準斷症。

心臟科醫生蔡振偉(音譯)作供指,死者有出血性中風病史,曾做過「通波仔」手術。蔡於12月1日用超聲波檢查發現死者有急性心肌梗塞,而當日凌晨及中午的心電圖都指向相關結果,於是蔡為死者安排緊急「通波仔」手術。等候手術期間,護士大叫通知蔡,指死者面色有異,蔡發現死者無心跳脈搏,死者急救後一度恢復心跳,但最終不治。

蔡稱,上司在死者晚上8時入院時曾表示,死者需於3小時後進行抽血和心電圖,但蔡後來得悉心電圖約延遲5小時後,即至凌晨4時才進行,蔡估計或因病房同事先處理所有病人的抽血才做心電圖,得出結果後護士或不清楚該報告顯示異常,因而未通知當值實習醫生。

專家證人心臟科專科醫生范瑜茵指,死者死因是心臟血管內其中一個支架有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臟破裂。

范瑜茵表示凌晨4時許死者只符合一項患上心肌梗塞的條件,即心電圖異常,而心酵素和問診時沒表示心口痛,范同意標準條件為「3中2」,但基於死者入急症室時心口痛,患有心臟病及曾「通波仔」,故死者屬於「非典型」,而死者支架有血栓為「通波仔」後有關的併發症,故基於死者病史當時應要密切監察及安排連續相關檢查。

另外,范瑜茵指醫生查看死者心電圖時間延遲約1個半小時,「唔係做咗就擺埋一邊」。范建議醫生對較高風險的病人應提高警覺性,並加強整個醫療工作架構的流程。

生前任職兼職課外活動導師的57歲死者容國洪,2021年11月30日因抽筋及胸口不適送抵急症室並獲安排留醫,12月1日進行「通波仔」手術後同日離世。醫管局代表及3位死者家屬今日繼續出席研訊。

法庭記者:蘇芷榆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