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專訪|評18歲排公屋現象 何永賢寄語年輕人:千萬不要扭曲自己數十年人生

2023-11-10 00:00

何永賢寄語年輕人莫為申請公屋,白白浪費人生。
何永賢寄語年輕人莫為申請公屋,白白浪費人生。

理順公屋輪候,一向是歷屆政府聚焦議題。不過根據房屋局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仍長達5.3年。對會否從輪候資格入手,為隊伍「減龍」,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坦言不樂見「18歲就排公屋」,強調現有計分制「絕對不鼓勵」相關情況,年輕人輪候肯定不會有好處。她指,根據過去計算,即使18歲開始排隊,差不多要待40、50歲才能上樓,換言之,期間有30年生涯將被公屋入息資產要求掣肘,寄語年輕人不要有錯誤觀念,「千萬不要扭曲自己數十年的人生」。

不少年輕人一18歲即申請公屋,何永賢寄語他們不要有錯誤觀念,「千萬不要扭曲自己數十年的人生」。鄭志良攝
不少年輕人一18歲即申請公屋,何永賢寄語他們不要有錯誤觀念,「千萬不要扭曲自己數十年的人生」。鄭志良攝
何永賢提醒即使18歲申請公屋,往往也要輪候數十年。鄭志良攝
何永賢提醒即使18歲申請公屋,往往也要輪候數十年。鄭志良攝
何永賢坦言不樂見「18歲就排公屋」。鄭志良攝
何永賢坦言不樂見「18歲就排公屋」。鄭志良攝
何永賢指年輕人輪候公屋往往要等數十年,肯定不會有好處。鄭志良攝
何永賢指年輕人輪候公屋往往要等數十年,肯定不會有好處。鄭志良攝
何永賢指鼓勵生育而加快上樓的措施,要維持公平性。鄭志良攝
何永賢指鼓勵生育而加快上樓的措施,要維持公平性。鄭志良攝

不能貿然提升輪候者入息及資產要求

但何永賢指,不同個案有其獨特情況, 如部分年輕巿民或出於身體因素致生活較艱難,故不能用年齡為輪候資格劃線,否則勢掀爭拗。同時因公屋是為基層有需要家庭而設,也不能貿然提升輪候者入息及資產要求。她提及最大問題源於過去造地出現太多爭拗,致進程受阻,令各類房屋跌入「好像每一樣都不足夠」的情況。其實當土地供應足夠且持續,公屋、居屋及私人參建的樂建居等置業階梯的單位供應均會加大,她冀年輕人獲正面信息,大力支持政府造地,「這10年環境是不同的,眼前5年有甚麼公屋,未來5年有何土地供應,相關資料均已上網及透明化,是大家看得到、計得到的數目。」

優惠生B家庭須維持公平性  

另《施政報告》為有合資格初生嬰兒的家庭,預留居屋抽籤名額及優先揀樓,公屋輪候亦可縮減1年時間。對如何維持公平性,何永賢指內部曾作討論,考慮到房屋是很珍貴的資源,故會以「1間就1間」原則行事,如該家庭在嬰兒3歲前抽到居屋,或公屋輪候因「生了1個嬰兒」加快1年,就只有那一次優待。

記者:脫芷晴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