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麥美娟:重塑選舉後設履職監察機制 當局可調查不盡責履職的區議員

2023-11-07 11:45

區議會選舉12月10日舉行。資料圖片
區議會選舉12月10日舉行。資料圖片

區議會選舉12月10日舉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重塑區議會後,市民可在選舉前參與提名及了解參選人政綱,選舉中行使自己的投票權,選舉後通過履職監察機制繼續監督區議員;若發現問題,亦可透過機制向民政專員反映,民青局局長也可透過機制成立調查委員會,詳細調查有關人員不盡責履職的情況。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表示,重塑區議會後,可在選舉後通過履職監察機制繼續監督區議員。資料圖片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表示,重塑區議會後,可在選舉後通過履職監察機制繼續監督區議員。資料圖片
麥美娟說,西方式民主中,選民只有在選舉時可行使投票權,但選舉後即使當選者做得不好,也只能在下次選舉中再選擇其他候選人。資料圖片
麥美娟說,西方式民主中,選民只有在選舉時可行使投票權,但選舉後即使當選者做得不好,也只能在下次選舉中再選擇其他候選人。資料圖片
她指民青局局長也可透過機制成立調查委員會,詳細調查有關人員不盡責履職的情況。資料圖片
她指民青局局長也可透過機制成立調查委員會,詳細調查有關人員不盡責履職的情況。資料圖片
麥美娟又認為區議員不能只是兩個月開一次區議會會議「就算數」,而是要日常多接觸市民。資料圖片
麥美娟又認為區議員不能只是兩個月開一次區議會會議「就算數」,而是要日常多接觸市民。資料圖片
麥美娟表示,履職監察機制中,會設有負面行為清單。資料圖片
麥美娟表示,履職監察機制中,會設有負面行為清單。資料圖片

麥美娟說,在西方式民主中,選民只有在選舉時可行使投票權,有可能會聽取候選人天花亂墜的政綱而投票,但選舉後無法繼續監察,即使當選者做得不好,也只能在下次選舉中再選擇其他候選人。在重塑區議會方案中,加入了履職監察機制,可真正體現和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

她表示,履職監察機制中,會設有負面行為清單,舉例指在上一屆區議會中,有區議員在會議中做出羞辱官員的行為,例如禁止官員進入區議會開會,或會議結束後禁錮官員,阻止他們離開等,都會在負面清單中列明,日後若有議員再次進行此類行為,必定會受到調查和懲罰。

麥美娟認為,區議員不能只是兩個月開一次區議會會議「就算數」,而是要日常多接觸市民、訂立會見市民的計劃、設立辦事處並在辦事處當值、解決市民問題、反映市民意見、或向有關部門轉介市民的要求,才是一個盡責履職的區議員。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