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中國.旅遊篇︱國內遊火爆 洋面孔「絕跡」

2023-09-28 13:45

夏季旅遊旺季推動消費,北京不少餐廳等位食客大排長龍。 楊浚源攝
夏季旅遊旺季推動消費,北京不少餐廳等位食客大排長龍。 楊浚源攝

疫後的內地旅遊業強勁復甦,暑假景區更是人山人海,創下超18億人次的歷史新高。不過,冰封3年的海外入境旅遊市場依舊低迷,外國遊客幾近「絕跡」。日本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對本報稱,目前日本赴華旅遊簽證幾乎是「零申請」。北京一位英籍外企高層分析,地緣政治緊張、簽證不易、航班不足、掃碼支付系統等障礙,降低了中國對外國遊客的吸引力。

深圳飛往新疆首府的航班座無虛席,「一車車」遊客湧入那拉提草原,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成為不夜城……這是本報記者8月初在新疆旅遊目睹的場景,從廣東一家3口進疆的李先生說,「封了3年,趁暑假帶孩子出來玩玩。」疫後首個夏季旅遊高峰,不管是北京故宮、天安門廣場,還是雲南麗江、大理,到處都是人群熙攘。官方數字顯示,暑假國內遊人數達18.39億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亞運經濟」助燃杭州消費市場,餐飲、文化、旅遊同時受惠。中時
「亞運經濟」助燃杭州消費市場,餐飲、文化、旅遊同時受惠。中時
新疆喀什古城景區「古麗的家」旅遊家訪點,演員隨音樂起舞。  新華社
新疆喀什古城景區「古麗的家」旅遊家訪點,演員隨音樂起舞。 新華社
今年十一長假預料旅遊業將大收旺場。新華社
今年十一長假預料旅遊業將大收旺場。新華社
鳳凰古城2007年被評為「中國旅遊強縣」。
鳳凰古城2007年被評為「中國旅遊強縣」。
上海是內地旅客的熱門目的地。
上海是內地旅客的熱門目的地。

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超級假期長達8天,民眾出遊熱情持續高漲,堪稱「史上最火」。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數據顯示,黃金周每天的出遊人次都將超過1億人,遠遠超過去年及2019年同期水平。多地酒店價格一路飆升,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已較2019年同期增長5倍。

雖然景區人山人海,但卻很難找到洋面孔。愛爾蘭人Ciaran近日在社交媒體發布一段重慶機場國際出發航站樓的影片,偌大的航站樓空空蕩蕩,他稱「4年前這裏還擠滿了外國遊客」,現在正值西方遊客假期旅行高峰期,機場的這種狀況「令人震驚和難過」。

數據顯示,今年前6月,入境上海的外國人及港澳台人士為124.15萬人,不及2019年同期1/3。其中到訪上海的外國人為75.62萬人,不及2019年同期1/4。6月份入境上海的境外旅遊人數比2019年整體下降57%,其中外國人入境人數大跌63%。北京今年上半年入境遊客也僅恢復到疫情前29%。

海外旅客缺席內地旅遊市場的復甦。從事日本人來華旅遊業務多年的李先生告訴本報,日本公民入境15天內免簽政策因防疫暫停後,仍未恢復,目前從申請到拿到簽證需5周以上,「日本人嫌太麻煩,現在我的客戶基本都持商務簽證訪華,期間留出兩天在周邊玩下,日本來華旅遊簽證幾乎是『零申請』。」

2019年,李先生的旅行社幫助了1萬多名日本人來華,「現在一個旅行團業務都沒有,我都轉做入境日本旅遊業務了。」

除了簽證不易,地緣政治緊張也導致外國人暫停來華旅遊的腳步,在北京一家知名外企任職高管的英國人Tom向本報指出,在國際媒體和政客的煽動下,「一些西方人認為,在自己國家與中國關係緊張的時期,訪問中國可能是不愛國的行為。」

目前,美國當局仍然建議不要前往中國內地,「因為當地存在任意執法問題,例如可能禁止出境以及非法拘留」。澳洲當局也持類似觀點。

Tom亦相信,疫情期間長達3年的嚴格隔離舉措,當時荒涼的街道以及頻密的核酸檢測,「都給潛在的外國遊客心中留下了持久的負面印象,有人擔心中國不是一個安全的旅遊目的地。」

國際航班銳減、機票價格貴也是入境遊恢復緩慢的重要原因。9月1日起,中方航空公司允許每周執行最多18個中美直航,比此前的12對增加6對往返航班。美方航司會則從10月開始,在12個直航航班的基礎上,至少增加3個班次。不過,與疫前每周超過300班的中美航班相比,航班量依然屈指可數。

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在歐洲調研,很多歐洲人士向其反映到訪中國不便。他對本報表示,希望國家提升入境便捷化,降低入境門檻,吸引更多外國人來華,「改善外國人對華的觀感,也是中方『反脫鈎』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記者 楊浚源 孟鷺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