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中國.旅遊篇︱入境遊業者改行 「帶路」國家來華遊客增加

2023-09-28 13:56

北京南站遊客如鯽,人潮湧動,卻沒有外國遊客的面孔。 楊浚源攝
北京南站遊客如鯽,人潮湧動,卻沒有外國遊客的面孔。 楊浚源攝

「入境遊的體量一直都比較小」,肖遠山曾從事入境遊業務將近15年,現在是一間旅遊推廣公司CEO。他說,經歷疫情衝擊,更令從業者缺乏信心,目前幾乎都改行從事國內遊業務。根據他的觀察,雖然西方洋臉孔少了,但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遊客較以往增加。

「中國對西方旅行者的吸引力在疫情前就已出現下降,無法訪問部分境外網站、難以購買火車票等原因令他們望而卻步」。肖遠山告訴本報,入境遊的體量一直較出境遊以及國內遊少。2019年之前,出境遊的人次每年以百萬級增長,入境遊的人數則幾乎保持不變。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5億人次,按年增14.7%;入境旅遊人數為1.4億,按年僅增1.2%。

去年俄羅斯遊客佔入境海南外國遊客三分之一。
去年俄羅斯遊客佔入境海南外國遊客三分之一。
內地旅遊市場恢復。
內地旅遊市場恢復。
國內旅遊市場重回復甦軌道。
國內旅遊市場重回復甦軌道。
夏季旅遊旺季推動消費,北京不少餐廳等位食客大排長龍。 楊浚源攝
夏季旅遊旺季推動消費,北京不少餐廳等位食客大排長龍。 楊浚源攝
今年十一長假預料旅遊業將大收旺場。新華社
今年十一長假預料旅遊業將大收旺場。新華社

「經歷了3年疫情後,入境遊業者更加悲觀,對行業沒信心」,肖遠山的很多同行都改行做國內遊,「即便疫情結束,由於沒有客戶,他們還是必須以做國內遊為主」。他和同行們都不看好入境遊短期內復甦的可能,「政策面對於入境遊的支持太少,沒有什麼強勁的復甦動力,至少要3到5年時間,才會緩慢轉好」。

「不少走在街上的遊客,可能就是外國人,但他們都是黑頭髮、黑眼睛,」肖遠山觀察到另一趨勢是,入境遊遊客的國籍構成發生了變化,「歐美國家的人來少了,『一帶一路』國家的遊客來多了」。尤其是商務旅行方面,「很多國內展會參展者都來自,『一帶一路』國家,改變了以往以歐美國家參展者為主的模式」。

另一方面,「抱著旅行目的來華的人少了,但之前不能回國探親的華人,這次都回來了。」肖遠山認為今年返國探親的人可能會有小高潮,「不過隨著時間拉長,效應會慢慢減弱」。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