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半島僭建|70間獨立屋疑有僭建 40間疑非法佔官地 屋宇署:已向4屋發清拆令

2023-09-22 15:24

港島大潭豪宅屋苑「紅山半島」遭遇世紀暴雨侵襲發生大面積山泥傾瀉,影響多幢獨立屋安全,事後4幢獨立屋被揭發均有僭建。政府發言人今日(22日)表示,就早前受山泥傾瀉影響的紅山半島4幢獨立屋,當中涉及的僭建和非法佔用政府土地情況,屋宇署及地政總署今日分別向有關業主發出清拆令及飭令停止佔用土地通知。兩個部門亦同時開展大規模聯合行動,嚴厲打擊紅山半島臨海獨立屋僭建及非法佔用政府土地情況。

發言人表示,就早前紅山半島臨海方向有部分政府斜坡出現山泥傾瀉,政府承建商即將完成緊急斜坡維修工程。事故涉及的4間獨立屋(即第70號屋、72號屋、74號屋及76號屋)均有嚴重僭建情況。經調查後,屋宇署今日根據《建築物條例》向相關業主發出清拆令,飭令拆除私人處所及土地上的違例建築物,業主須按命令委任註冊建築人員提交修繕建議書(包括評估有關違例建築工程對整體斜坡及樓宇結構的影響)及建築圖則,以及取得屋宇署批准及同意後根據批准圖則修復樓宇受影響部分。有關修復工程須於命令發出的日期(即今日)起計90天內展開及150天內完成。屋宇署亦會在今日把命令送達土地註冊處在業權註冊紀錄登記(即俗稱「釘契」)。

發言人表示,4間獨立屋當中有3間亦同時非法佔用政府土地。地政總署今日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向相關業主(即第70號屋、72號屋及74號屋業主)發出通知,飭令佔用人拆除政府土地上的構築物及停止佔用該土地。由於佔用的位置涉及政府斜坡,地政總署要求有關人士於通知發出起30天內提交拆卸方案供政府審批,確保工程不影響斜坡安全和穩定性,並須於通知發出起150天內完成拆卸工程。

部門人員已進入70號屋視察。楊偉亨攝
部門人員已進入70號屋視察。楊偉亨攝
山泥傾瀉地方已完成噴漿工程。楊偉亨攝
山泥傾瀉地方已完成噴漿工程。楊偉亨攝
山泥傾瀉地方已完成噴漿工程。楊偉亨攝
山泥傾瀉地方已完成噴漿工程。楊偉亨攝
山泥傾瀉地方已完成噴漿工程。楊偉亨攝
山泥傾瀉地方已完成噴漿工程。楊偉亨攝
警車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警車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警車今(22日)早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警車今(22日)早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屋宇署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屋苑。楊偉亨攝
屋宇署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屋苑。楊偉亨攝
屋宇署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屋苑。楊偉亨攝
屋宇署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屋苑。楊偉亨攝
多部政府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多部政府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多部政府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多部政府車輛今晨駛入紅山半島。楊偉亨攝

對於無合理辯解而沒有遵從清拆令的業主,屋宇署會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20萬元及監禁1年;罪行持續的每一天,可另處罰款2萬元。至於無合理辯解而未有按照地政總署通知拆除有關政府土地構築物或仍佔用政府土地的人士,地政總署會提出檢控,一經定罪,首次定罪的最高罰款額為50萬元及監禁6個月,罪行持續的每一日,另處罰款5萬元;其後每次定罪的最高罰款額為100萬元及監禁6個月,罪行持續的每一日,另處罰款10萬元。業主須自行承擔清拆僭建物及其他佔用政府土地構築物的費用。另外,若政府經調查證實僭建工程與政府斜坡損毀有關係,政府定必向涉事人士追討維修斜坡的工程費用。

發言人強調,發出清拆令和停止佔用政府土地通知乃現階段行動。政府仍在搜集和整理證據,不排除在諮詢法律意見後對上述個案的涉事人包括業主、參與僭建工程的專業人士和承建商等,採取進一步檢控行動。

發言人續指,就紅山半島其餘屋宇,早前事故清楚顯示,位處斜坡、臨海的獨立屋如有僭建地庫、損毀擋土牆或僭建樓層的情況,會影響斜坡穩定性,及對樓宇結構安全構成高度風險,因此按「風險為本」執管方針,兩個部門會聚焦優先處理該一帶85間臨海獨立屋(已剔除上述個案涉及的四間獨立屋),當中約70間初步懷疑有僭建物,而約40間初步懷疑有非法佔用政府土地的情況。屋宇署及地政總署今日已展開大規模聯合行動,啓動分批巡查懷疑違規臨海獨立屋,嚴厲打擊僭建物或非法佔用政府土地情況。如有需要,政府會按法例向法庭申請手令和行使權力,以便兩個部門進入屋內視察及搜證。為免影響下一步檢控工作,政府現階段不會披露個別個案的詳情或調查細節。

發展局今日亦向參與物業交易的業界機構(包括地產代理監管局、香港銀行公會及香港律師會)發信,提示有關專業人員必須就物業是否符規保持警覺性及向客戶提供準確資料,如有懷疑應提示客戶向專業人士尋求意見,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法律責任。此外,政府提醒市民在置業時應謹慎釐清物業狀況及確保沒有違規情況,以免引致法律責任和招致損失。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