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再遭中國平安資管減持 一年狂沽2.62億股

2023-08-16 11:40

內房碧桂園(2007)陷入債務困境,上周四(10日)發出盈警,上半年虧損最多550億元人民幣,翌日大股東中國平安資產管理大手減持碧桂園1409萬股。

根據聯交所最新披露,中國平安資產管理上周五(11日)減持1409.4萬股,每股平均價0.98元,套現1,381.21萬元人民幣。完成後,中國平安資產管理的碧桂園持股由13.96億股(5.04%)降至13.82億股(4.99%)。

翻查資料,碧桂園曾在2022年兩度配股。當時披露文件顯示,碧桂園在2022年8月3日完成配股當日,中國平安資產管理的碧桂園持股量為16.44億股,即在約一年間,中國平安資產管理合共沽出2.62億股。

根據聯交所最新披露,中國平安資產管理上周五(11日)減持1409.4萬股。
根據聯交所最新披露,中國平安資產管理上周五(11日)減持1409.4萬股。

同時,《彭博》報道指,包括貝萊德及安聯等在內的主要環球投資者均持有碧桂園發行的美元債。報道指,據截止6月30日的公告顯示,滙豐持有3.436億美元碧桂園美元債券,安聯亦持有3.01億美元(約23.4億港元),富達則持有1.871億美元(約14.5億港元)。另根據8月11日文件,貝萊德持有3.519億美元(約27.9億港元)的碧桂園美元債券。

據截至4月30日及3月31日文件顯示,晉達及阿波羅資產管理均持有碧桂園發行的票據。其他擁有碧桂園美元債的金融機構,包括瑞銀及摩根大通。截至6月底止的債權人亦包括德意志銀行及瑞士隆奧。報道指,這些文件未必反映金融機構最新的持倉情況,部分持倉可能發生變化,而且這些機構也可能代表客戶持有碧桂園債券,上述提及機構均拒絕評論。

碧桂園(2007)陷入債務困境,上周四發出盈警,上半年虧損最多550億元人民幣,承認正面臨階段性流動壓力。
碧桂園(2007)陷入債務困境,上周四發出盈警,上半年虧損最多550億元人民幣,承認正面臨階段性流動壓力。
根據聯交所最新披露,碧桂園大股東中國平安資產管理上周五(11日)大手減持1409.4萬股,每股平均價0.98元,套現1381.21萬元人民幣。
根據聯交所最新披露,碧桂園大股東中國平安資產管理上周五(11日)大手減持1409.4萬股,每股平均價0.98元,套現1381.21萬元人民幣。
彭博報道指,包括貝萊德及安聯等在內的主要環球投資者均有涉獵碧桂園發行的美元債。
彭博報道指,包括貝萊德及安聯等在內的主要環球投資者均有涉獵碧桂園發行的美元債。
彭博報道指,截止6月30日的公告顯示,安聯擁有3.01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碧桂園美元債,富達國際及滙豐亦是碧桂園的債權人。
彭博報道指,截止6月30日的公告顯示,安聯擁有3.01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碧桂園美元債,富達國際及滙豐亦是碧桂園的債權人。
摩通稱,連主要民企碧桂園都陷入債務違約邊緣,相信這將會引致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漣漪效應。
摩通稱,連主要民企碧桂園都陷入債務違約邊緣,相信這將會引致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漣漪效應。
碧桂園大股東兼主席楊惠妍早前發公開信,表示誠摯的歉意,稱將採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保交付,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拼盡全力扭轉當前的困局。
碧桂園大股東兼主席楊惠妍早前發公開信,表示誠摯的歉意,稱將採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保交付,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拼盡全力扭轉當前的困局。

摩通:碧桂園危機將引發漣漪效應

摩根大通因應內地房地產市場爆發新一輪危機,調升環球新興市場高收益企業債的違約率3.7個百分點至9.7%,其中內房債佔2023年企業債違約數目近40%。

摩通稱,作為內地主要民企碧桂園都陷入債務違約邊緣,相信將引致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漣漪效應。摩通續指,若碧桂園出現全面違約,將會令今年來違約的新興市場企業債規模再增99億美元(約772.2億港元),內房債違約規模增至170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令內房債總違約規模升至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

相關新聞:

碧桂園陷債務風暴 國家統計局:屬階段性問題 房企風險有望逐步化解

碧桂園11隻境內債周一停牌 分析︰下一步將處理境外債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