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加風波|泰加保險:接獲聯交所除牌決定 已提交覆核書面申請 不滿蝕錢 強制的士退保 至今停牌17個月

2023-08-08 09:14

昔日的士保險龍頭泰加保險母企泰加保險控股 (6161) 發公告披露,7月14日接獲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根據第6.01A條作出除牌決定,取消公司股份上市地位,泰加保險控股在7月26日根據上市規則第2B章向聯交所上市覆核委員會秘書提交覆核除牌決定之書面申請。

泰加保險控股今年6月初曾宣布,擬計劃通過集團旗下全新品牌Himalayas之一站式數碼平台Hi.Online,向合資格的的士司機餽贈公司的認股權。同月披露,已透過全資子公司於多家投資方簽署投資意向書,總融資金額逾53億元,集資款項通過資本金形式注入Himalayas Insurance後,將主要用於業務的開展,上述舉行被市場解讀為泰加保險控股部署復牌。

2022年1月,佔整體的士業界逾6成保單的泰加保險突然向的士車主及車行發信,指會在7日通知期後「退保」,預計影響過萬部的士,事件最終使保監局委任德勤的黎嘉恩及甘仲恒為經理,全面接管泰加保險的所有業務及資產。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鄭克和在電台節目上批評,政府及保監局未有協調及管理,並批評泰加未提供替代方案,包括未協助業界尋找新保險公司。他續指,現時仍有8間保險公司承保的士保單,但由於憂慮蝕本,因此拒絕接受新單。他亦指,業界現時計畫自行營辦的士保險。

泰加高層:不想做蝕錢生意

而泰加保險亦臨時召開記者會大吐苦水,控訴遭保監刁難。有公司高層表示,泰加保險決定不做虧錢業務是十分純粹的商業決定,公司按照合同程序在退保前提供7日通知期,不應該有問題。

泰加高層直指,「泰加從來未有同意過給予30日的緩衝期,因為在商言商,公司需要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無法承受更多的損失,公司不同意做蝕錢生意,保監便入場接管,我想請問香港現在是否一個自由的市場?」

該名高層續控訴道,保監局要求現任高層解決的多數問題,均是公司過去管理層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現任管理層拿著較低人工仍在盡力完成工作,但卻遭受保監局故意刁難。

至同年7月15日,泰加保險有限公司因資不抵債,入稟高等法院申請自行清盤,至於泰加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則入稟控告公司前主席張德熙及兩名前執行董事失職,追討近12億港元。

泰加高層表示,泰加保險決定不做虧錢業務是十分純粹的商業決定。
泰加高層表示,泰加保險決定不做虧錢業務是十分純粹的商業決定。

泰加一度提高的士保費7成

截至2022年5月底,泰加資產僅11.8億,負債卻高達17.1億,即淨負債5.3億。按照法例規定,資不抵債的保險公司不能繼續營運,因日後可能無力支付債項從而影響債權人和客戶。

保監局表示,曾要求泰加股東股權人注資,使其符合償付能力要求,但未獲正面回應,因此作出清盤呈請。不過,泰加目前還有一筆以保監管名義託管的2.5億法定存款,預計足以支付有效索償的保險項目。

翻查資料,保監局在前年年底一度禁止泰加保險投資外匯,但泰加反應甚大,強調2021年上半年外幣投資為集團帶來淨收益6,100萬元,屬集團重要的利潤來源。泰加也曾表示,停止外匯投資可能導致潛在的財務損失。為保障盈利能力,會考慮停止接受現有的士保險客戶續保。值得一提的是,泰加曾經調高的士保費至約4.3萬元,加幅高達7成。

 

泰加曾經調高的士保費至約4.3萬元,加幅高達7成。
泰加曾經調高的士保費至約4.3萬元,加幅高達7成。

相關新聞:

泰加撤保監局清盤上訴申請 分析:和解有助復牌

泰加保險退保風波|高層:在商言商 不同意做蝕錢生意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