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鯨魚|謝展寰:將檢視法例賦權漁護署應變 強調已即時介入 設禁船區有困難

2023-08-01 14:56

西貢鯨魚剖屍化驗調查死因 謝展寰:未來將檢視法例賦權漁護署應變
西貢鯨魚剖屍化驗調查死因 謝展寰:未來將檢視法例賦權漁護署應變

早前在西貢水域出沒的布氏鯨,昨日(7月31日)被發現浮屍牛尾洲以南海面,鯨魚屍體其後由躉船拖往萬宜水庫西壩,以便進行剖屍化驗調查死因。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8月1日)下午到西貢萬宜水庫西壩,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專家會面,了解鯨魚屍體的解剖工作。謝展寰其後與漁護署署長梁肇輝,以及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暨香港海洋保育基金基金總監祝效忠,見記者交代詳情。謝展寰,提到未來將有4方面改善工作,包括檢視法例讓漁護署有更多應變權力等。

相關新聞:西貢鯨魚│專家解剖鯨屍取走組織化驗 萬宜西壩傳濃烈屍臭味

他又否認遲介入事件,強調漁護署已第一時間參與處理,一直緊密監察事件發展,並聯同不同專家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處理,但當中專家有不同意見,如何讓鯨魚返回大海的實際操作也有困難,因此最後各方都只能同意暫時不要騷擾鯨魚。至於設立禁船區與否,謝展寰則解釋法例上有限制,設立程序數以月計,而且鯨魚出沒海域廣闊,有技術困難,成效成疑。

謝展寰今日下午到西貢萬宜水庫西壩,了解鯨魚屍體的解剖工作。環境及生態局FB
謝展寰今日下午到西貢萬宜水庫西壩,了解鯨魚屍體的解剖工作。環境及生態局FB
謝展寰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專家會面。環境及生態局FB
謝展寰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專家會面。環境及生態局FB
謝展寰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專家會面。環境及生態局FB
謝展寰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專家會面。環境及生態局FB
專家通宵解剖鯨魚。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B
專家通宵解剖鯨魚。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B
專家通宵解剖鯨魚。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B
專家通宵解剖鯨魚。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B
鯨魚死因仍在調查。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B
鯨魚死因仍在調查。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B
謝展寰(中)等見記者交代鯨魚死亡事件及跟進工作。徐裕民攝
謝展寰(中)等見記者交代鯨魚死亡事件及跟進工作。徐裕民攝

————

漁護署署長:同事馬不停蹄 日日都出去睇住條鯨魚

【17:50】有報道提及漁護署未有在事件中發揮統籌角色,梁肇輝表示自收到鯨魚出沒報告後,已即時通知水警、海事處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各部門都有商討如何監察鯨魚出沒及應對,強調一直有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他又指出,政府各部門之間是合作商討,以處理不同範疇事宜,「唔係話邊個統唔統籌,而係傾完之後大家各自分工,做職權裏面嘅嘢」

【17:36】被問及為何深圳當局過去應對鯨魚出沒時,可以設立禁船區而香港則不可以,梁肇輝指兩地水域使用情況不同、以及相關位置是否適合設立廣闊禁船區,坦言署方只能折衷處理。

萬宜西壩現場搭建了數個綠色帳篷,鯨屍放在地上待解剖。梁國峰攝
萬宜西壩現場搭建了數個綠色帳篷,鯨屍放在地上待解剖。梁國峰攝
專家團隊在場解剖取走鯨魚組織樣本作化驗。梁國峰攝
專家團隊在場解剖取走鯨魚組織樣本作化驗。梁國峰攝
海洋公園團隊人員取走鯨魚組織化驗 。梁國峰攝
海洋公園團隊人員取走鯨魚組織化驗 。梁國峰攝
西壩對出海面,有漁護署船隻及警方快艇巡邏。梁國峰攝
西壩對出海面,有漁護署船隻及警方快艇巡邏。梁國峰攝
西壩對出海面,有警方快艇巡邏。梁國峰攝
西壩對出海面,有警方快艇巡邏。梁國峰攝
鯨魚屍體用綠色帆布遮蓋。梁國峰攝
鯨魚屍體用綠色帆布遮蓋。梁國峰攝

【17:16】梁肇輝直言,自7月13日接獲鯨魚出沒以來,過去兩周「漁護署同事馬不停蹄,日日都出去睇住嗰條鯨魚,諗下有咩方法去幫助保護鯨魚,甚至乎考慮有咩方法引佢出海」。他又補充不設立禁船區原因,表示雖然經諮詢後各方團體「大家都希望做到」,但實際上鯨魚出沒水域很廣闊,設立禁船區難度很大,也會影響很多海上使用者。因此最後署方改為在鯨魚常出沒的兩個地點,聯同水警及海事處密集式巡邏。他強調相關措施有效,過去一個周末觀鯨船大量減少,重申未來會檢視相關做法,並準備預案。

【17:02】被問及為何不設立禁船區,謝展寰表示法例上有限制,設立程序數以月計,而且「鯨魚會游水會走,會唔同地方出現」,即使設置禁船區也技術困難,成效成疑,「如果淨係禁西貢某一個海某一部分,足唔足夠呢?定係我地要禁曬西貢海,都係咪足夠?定要全個全香港水域都禁」。他表示,經過今次經驗後,舉例如果在鯨魚出現,才在鯨魚周邊水域禁止船隻經過,或更加有效。

左起: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暨香港海洋保育基金基金總監祝效忠。徐裕民攝
左起: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暨香港海洋保育基金基金總監祝效忠。徐裕民攝

海洋公園:鯨魚胃部未見海洋垃圾或外來物

【17:00】祝效忠提到,自2006年起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支援鯨豚擱淺行動以來,發現大部分擱淺個案都因船隻撞擊、內在病變感染、被海洋垃圾(如鬼網等)纏繞而致命。至於是次個案,初步解剖和取樣工作已完成,未來他們會把樣本送至外國化驗,獸醫也需時檢視分析,以確定死因。

【16:48】祝效忠表示,經內臟組織取樣以及檢視外表傷痕後,發現鯨魚是年幼布氏鯨,之前的兩道舊傷口本來有癒合跡象,但鯨魚背鰭前方出現第三道新傷口,面積及深度較大。至於胃部方面,打開後暫時未有發現鯨魚生前有進食海洋垃圾或外來物。

相關報道:西貢鯨魚|漁護署:解剖後會有合適安排 包括研究可否製作標本供科研教育

【16:46】被問及漁護署是否失職,謝展寰否認遲介入,強調署方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等已第一時間參與處理,一直緊密監察事件發展,並聯同不同專家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處理,但當中專家有不同意見,如何讓鯨魚返回大海的實際操作也有困難,因此最後各方都只能同意暫時不要騷擾鯨魚。至於禁止觀鯨以與否,謝展寰稱目前法例有限制,因此只透過呼籲等行政方法,促市民不要出海,重申未來檢討法例,讓漁護署有更多權力,將來可以做得更好。

昨日運走鯨屍往萬宜西壩情況:

躉船到場,準備將鯨屍料拖至萬宜水庫西壩對開。
躉船到場,準備將鯨屍料拖至萬宜水庫西壩對開。
鯨身傷口駭人。
鯨身傷口駭人。
海洋公園表示,鯨魚背部出現第三個新傷口。
海洋公園表示,鯨魚背部出現第三個新傷口。
海洋公園表示,鯨魚背部出現第三個新傷口。網上片段
海洋公園表示,鯨魚背部出現第三個新傷口。網上片段
鯨屍被吊上躉船。
鯨屍被吊上躉船。
鯨身傷口駭人。
鯨身傷口駭人。

【16:41】至於會否追究曾經出海觀鯨人士,謝展寰坦言技術上有困難,因鯨魚受傷或死亡原因是否因為觀鯨人士,相關證據難以搜集,因此目前重點在於將來做得更好。

【16:35】謝展寰強調未來會有4方面改善工作,未來局方和漁護署會加強公眾教育以增強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制定方案處理類似情況以加強效率;派遣人員向經驗較多的地方交流和汲取經驗;以及檢視可否修訂法例和守則,讓未來可以更好地處理類似情況。

【16:34】謝展寰列舉自7月中發現鯨魚的各項工作,包括一收到出現鯨魚報告,漁護署立即伙拍海洋公園相關專家密切監察有關鯨魚的實際狀況,同時諮詢內地海洋專家、本地保育團體及海外專家,嘗試尋找方案幫忙鯨魚離開淺水的水域。因應一般方式呼籲民眾不要觀鯨的效果不大,更聯絡多個部門連日出動6艘巡邏船,勸告附近水域的觀光船,尤其是快速船隻離開鯨魚曾經出沒的水域。過去的周末在有關水域的觀鯨和水上活動已因而大幅減少。

相關報道:西貢鯨魚︱保育人士指事件可悲、遺憾 海洋公園:傷口由船隻造成機會較高

【16:33】謝展寰表示,對於鯨魚死亡感到惋惜,為了更加了解鯨魚死因,漁護署與海洋公園解剖。初步解剖發現鯨魚有新傷口,但是否為死因仍待時間化驗。事件反映市民對野生動物對待不適當,不單是鯨魚,還有喂食野豬野猴等也造成很多問題,呼籲市民避免騷擾接觸野生動物,以免造成更多傷害

【16:31】謝展寰於下午4時30分,與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以及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暨香港海洋保育基金基金總監祝效忠,見記者交代詳情。

相關新聞:西貢鯨魚|別了 小鯨魚 在港19日一文看清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