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雷雄德│健康中國2030新願景

2023-07-20 08:00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代表團參與亞洲運動醫學聯合會研討會合照。資料圖片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代表團參與亞洲運動醫學聯合會研討會合照。資料圖片

上星期,筆者與20多位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友,出席位於杭州舉行的亞洲運動醫學聯合會研討會,並順道到訪上海體育大學、華山醫院、上海崇明訓練基地、嘉慶市醫院等,進行運動科研的學術交流,以及參觀杭州亞運主場館及博物館,增廣見聞,獲益良多。

筆者參觀上海崇明訓練基地,大開眼界。資料圖片
筆者參觀上海崇明訓練基地,大開眼界。資料圖片

在整個行程中,令筆者最深刻的有兩件事,一是參觀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的運動員睡眠與恢復實驗室,這裏採用先進的恢復技術,包括水療恢復儀器、高壓氧療法和冷凍恢復艙等,並且進行優質睡眠的研究,協助運動員的體質在訓練後盡快得到最佳恢復狀態,既可以有效提升運動能力,也減低受傷的風險。

二是參觀嘉興市醫院的智慧全民健身活動,採用個人化及電子化模式,來實現體育與醫療融合,共同推廣市民恆常做運動的健康生活習慣。在市內設立智慧健身設施,市民做運動時的運動數據,包括心率、血壓、運動量等,上傳到醫院的健康管理中心,由醫生及護理人員進行分析和評估,採用預防醫學的概念,及早找出潛在慢性疾病的個案,進行跟進評估及治療,達到「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智慧健身活動剛推出不久,已經有近70萬市民登記,反應熱烈。

談及國家的全民健身活動,就必須要認識《全民健身計畫》與《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前者於1995年由國務院頒布,旨在全面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目前計畫至2025年,目標提升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口達到38.5%,並實現15分鐘的健身圈,讓市民方便到達附近的公共健身設施。後者於2016年由國務院推出,是建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規劃,包括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及健康服務質量、促進健康產業發展,減低健康風險因素等。當中健康生活的指標,提升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口達到2030年的5億3000萬。

「體醫融合」可引進本港

筆者在今次內地訪問旅程中,感受到體育與醫療衛生融合的新發展方向,內地已經把運動醫學列入醫學專科學院,積極利用運動作為慢性疾病的干預治療方案。在本港,體育及醫療衛生分別由兩個政策局處理,如果能夠仿照內地《健康中國2030》的發展規劃,把「體」和「醫」共同結合起來,制定適合個人的運動處方,相信能夠有效提升本港市民的體質狀況,事半功倍。雷雄德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