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案︱何桂藍稱在清華大學修讀文學系「毛鄧三」及中國近代史

2023-07-18 12:30

何桂藍今早於西九龍法院出庭作供。資料圖片
何桂藍今早於西九龍法院出庭作供。資料圖片

「35+」初選案續審,被告何桂藍今早於西九龍法院出庭作供,交代自己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惟提到當時身邊絕大部分學生正準備畢業後赴美等,「呢一個地方如果所有最叻嘅人都趕住要走,咁我覺得好 pathetic(可悲)囉」。何桂藍又指2014年任職的《主場新聞》結束時,「我就覺得香港好似同大陸其實係差唔多嘅,表面上有嘅保障,其實全部都係冇嘅,政權想捽死你,一下就捽死你⋯⋯嗰時本身已經係諗住(記者)做到坐(監)為止」。

何桂藍在大律師Trevor Beel主問下,何桂藍交代自己1990年生於英屬香港,2008年至2012年間於北京清華大學修讀外國語言及文學系,另提到當時有不少必修政治課,包括「毛鄧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國近代史等,惟仍不甚了解中國政制,「因為嗰啲堂大家都係出貓就可以pass嘅」。何桂藍解釋個人對中國政治認識來自微博,因為其處身北京之時正是公民社會發展最蓬勃的時候,否認對中國心存怨恨,但「了解到上面有好多唔公義嘅事情,我會形容嗰啲係有理有據嘅批評,同埋對一啲喺上面仍然抗爭緊嘅人嘅一種關懷」,惟提到當時身邊絕大部分學生正準備畢業後赴外國如美國等,「呢一個地方如果所有最叻嘅人都趕住要走,噉我覺得好 pathetic(可悲)囉」。何桂藍續指2018至2020年曾於丹麥及荷蘭攻讀政治傳播相關學科,2020年3月因應疫情返港,最終順利畢業。何桂藍交代期間沒有接觸過外國政府政要,只曾接觸公民組織如國際特赦組織等,「反而中國領事館成日friend 搭friend 搵人食飯⋯⋯但我冇去」。

何桂藍轉而交代自己2011年起於香港電台新聞部實習,2012年畢業後加入《主場新聞》任職「底層記者」,《主場新聞》2014年結業後,同年重組成《立場新聞》前曾短暫任職《破折號》,直到2017年離開《立場新聞》,其後間中以自由身身分替《立場新聞》工作,撰寫專題新聞,期間兩奪人權新聞獎等。何桂藍續指後來再於BBC World Service 任職,撰寫報道。Trevor Beel問到2020年年可曾想過轉為從政,何桂藍答2014年《主場新聞》結束時,「雖然社會上好多人都唔會噉睇啦,但係我就覺得香港好似同大陸其實係差唔多嘅,表面上有嘅保障,其實全部都係冇嘅,政權想捽死你,一下就捽死你,入行2年就知喺香港做記者係做唔長嘅,但喺2019年之前我從來都冇諗過轉行,因為喺公共輿論重有空間嘅時候,我認為有人去梳理一啲政治上嘅爭拗係非常之重要,噉嗰時本身已經係諗住做到坐(監)為止」。

何桂藍提到早於2004年開始但凡出現「撞區」民主派便已經會協調,2012年何俊仁參選特首前民主派曾舉行初選,2016年立法會選舉則協調「破咗局」,意指協調失敗。

何桂藍另解釋協調即「民主派有意出選嘅人自己閂埋門傾掂佢」;而初選即指「有選民去投票,由選民去決定邊個代表民主派出選,民主派自己控制唔到結果,係選民控制個結果嘅」。何桂藍指初選為協調的其中一個可行性,民主派由協調開始,協調不果才訴諸初選。

Trevor Beel引述趙家賢曾作供指2017年起戴耀廷推行風雲計劃,從區議會著手帶出以憲制做抗爭,「引領咗好多本土抗爭派政治素人出選」,何桂藍反駁「我會形容個情況正好相反,因為戴耀廷2014年之後被激進派不斷攻擊,甚至部份激進派唾棄佢,因為覺得佢份人太溫和,我會形容戴耀廷嘅支持者基本上係《D100》嘅聽眾:中年、好驚暴力,但係喺社區有好多投入,非常buy 深耕細作遍地開花嘅心態」,何桂藍更直言2014至2019年間,「戴耀廷經常喺facebook發表佢唔同嘅創見,有啲真係好黐線嘅⋯⋯」何桂藍舉例指「2016年話立法會要過半啦,就喺社會氣氛非常低迷嘅時候就學人話要搵400幾人填滿每一個選區」,自己曾訪問部份人士,當中包括剛畢業的環保人士、追究圍標的居民團體等「我會形容為一啲都唔激進嘅人」,何桂藍續指「當時戴耀廷要搵人做呢啲白區係好困難嘅,因為當時社會氣氛、主流嘅政治討論,的確係講緊要激進化、要用啲乜嘢唔同嘅手段,但係戴耀廷要倡導嘅東西對當時嘅年輕人來講係唔吸引嘅」。

何桂藍憶述「五大訴求」生成及流變過程,2019年6月12日當日示威者示威阻止逃犯條例修訂,警方發射催淚彈及橡膠子彈應對,當晚民陣發表聲明,內含4個訴求包括撤回修訂、調查警方當日行動、釋放被捕人士及撤回暴動定性,「我會形容呢個係五大訴求嘅雛形,當時得4個㗎啫」。何桂藍續指6月15日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暫緩修例,當時梁凌杰穿上黃雨衣站上太古廣場天台,在白布寫上4個訴求「不要送中、釋放學生傷者、我們不是暴動、林鄭下台」,與民陣略有不同,影像廣為流傳,然而6月當時大眾就具體訴求並無定案。

何桂藍提到7月1日有示威者衝入立法會,補充「整個2019年我冇做過示威者嘅」,當日自己擔任《立場新聞》記者到場採訪,當時示威者網上社群包括連登討論區、Telegram 等中有許多「和理非」斥責衝入立法會的示威者破壞了當日和平遊行,因為翌日並無立法會會議。何桂藍交代當時網上有人反駁指「佢暫緩咗隨時都可以拎返上來,而只要一拎返上立法會,其實民主派係冇辦法阻止佢通過嘅,所以問題係個立法會嗰度」。

何桂藍又指「拗下拗下網上就出現咗一份宣言,到而家都冇人知道邊個寫嘅,宣言入面第一次出現五大訴求,基本上係沿用民陣嗰4個,第五個訴求就係立即實行雙普選。當時嗰個宣言如果無記錯呢,個宣言入面係冇提到暴唔暴力嗰啲嘢,但係佢有提到抗爭者係出於對香港無窮無盡嘅愛」。

何桂藍續指當日早上有第三位示威者輕生,「噉個宣言就話唔想香港為公義再添亡魂,所以先至會有噉樣嘅行動」,立法會會議廳內抗爭者看到這篇宣言後,「佢哋係當住全世界媒體嘅面,讀咗呢篇宣言出來,我會話呢個就係我哋今日講嘅五大訴求嘅緣起」。

何桂藍指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時,「的確出現咗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但我理解示威者真正意思係場運動唔想喺呢度完」,隨後訴求出現不同變異包括重組警隊等,「唯一冇變過就係雙普選」。何桂藍認為「其實反修例運動呢一個名,純粹係因為一直諗唔到第二個名而一直用住先㗎啫,但係條條例本身一早已經無關痛癢,或者變成咗一個比較細嘅訴求。因為喺運動嘅過程當中,出現咗更加多示威者覺得需要反抗嘅事情。我會話由2019年嘅7月開始,香港政制嘅不公義就係場運動嘅核心訴求」。

法庭記者:陳子豪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