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首半年機場搗逾600宗販毒案 按年升八成 檢超過9億元毒品

2023-07-18 11:58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香港海關總結今年上半年在香港國際機場打擊販毒活動的情況,期間海關共偵破604宗毒品案件,並檢獲約2.3噸毒品,估計市值約9.7億元。檢獲的毒品種類最多為大麻類,約有572公斤,其次是氯胺酮(約504公斤)、冰毒(約436公斤)及可卡因(約241公斤)。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海關機場科空運貨物課監督張家聰指出,今年首6個月在機場偵破的604宗毒品案件,檢獲共重約2.3噸毒品,與去年同期比較,案件數目及檢獲量均上升80%。至於檢獲最多的大麻類毒品約有572公斤,較去年同期的98公斤上升近5倍。其次檢獲約504公斤氯胺酮,較去年同期檢獲的257公斤,上升近1倍。至於冰毒,今年上半年檢獲約436公斤,則較去年同期檢獲的581公斤,減少25%;而今年上半年檢獲約241公斤可卡因,較去年同期的78公斤上升約2倍。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黎詠斯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隨着疫情過,出入境旅客回升,香港海關於今年上半年破獲26宗涉及航空旅客的販毒案,較去年同期搗破5宗,上升4倍;當中主要涉及兩類藏毒手法,分別是體內藏毒,以及將毒品藏於行李箱的夾層內。

張家聰特別提到今年2月起,大麻二酚(CBD)被列為《危險藥物條例》下的危險藥物,今年截至6月底,海關於機場共檢獲25宗涉及大麻二酚的案件,當中貨運和客運案件分別為18宗及7宗。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至於走私毒品模式方面,海關指留意到不法分子主要透過「重鎚出擊」及「渾水摸魚」方式走私毒品來港。其中「重鎚出擊」手法是一次過將毒品收藏在正常貨品內,企圖利用正常商貿活動作掩飾,將毒品偷運入港。以去年12月一宗案件為例,海關檢查一批由西班牙運抵本港、共有119部攝錄器材的貨物,發現其中60部共藏有60公斤氯胺酮,市值約3,500萬元。案中不法分子不惜購入昂貴電子器材,拆走零件後放入毒品再重新安裝,企圖避過海關偵查。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楊偉亨攝

海關續稱,隨着近年電子商貿迅速發展,集運倉的運作趨普遍,不法集團利用渾水摸魚的集運模式,將少量毒品放於不同貨物內,並混集在一大量雜貨中。今年上半年海關人員偵破相關以集運模式的販毒案件共有86宗,比去年同期的36宗增加1.4倍。例如今年3月,海關檢查一批從荷蘭到港、共重一噸的集運貨件時,在其中3件載有繩圈、健身球及咖啡豆的貨物內,共檢獲近7公斤的氯胺酮,估計市值約300萬元。另外,海關近期亦發現有人將液態冰毒滲入枕頭,去年11月有毒販企圖運入兩個來自美國、藏有冰毒的枕頭,共重4公斤,黑市值200萬元。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