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郭志堅|別盲目信奉最高心率公式

2023-07-11 08:00

最高心率的公式不可盡信,如果感到懷疑,應盡早找心臟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
最高心率的公式不可盡信,如果感到懷疑,應盡早找心臟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

最高心率Max HR=「220-年齡」這公式,最先由兩位美國學者Dr.Samuel Fox和Dr.William Haskell在1970年提出,簡單又容易計,在公共衞生推廣角度,對普羅市民尤其適合。但近年科研數據和經驗告訴我們,這方法卻存有一定的個人差異性,如體能和條件許可,建議用其他醫學方法作更準確的判斷。

在2001年,美國學者Dr.Tanaka團隊集合351個研究,統計分析18,712個人的年齡和真實Max HR關係,另一支挪威研究團隊亦於2013年報告,分析3320位成年男女的Max HR真實和估算值,二份結果都發現, 真實的Max HR跟公式估算落差都非常大,相距往往達10至20下不等,而且年紀愈大誤差也愈明顯。例如兩個人都是50歲(220-50=170下),其中一人的真實Max HR可以是150下,另一人則是190下,相差可以達40下。事實上,有研究亦指出,不少40、50歲的健康中年運動新手,經醫學檢查,Max HR可能接近200下,比公式計算高了不少,但不建議以此為藉口。

如果忽視個人差異性而錯誤評估強度,可能產生不良效果,長期強度過低練習便不能達到更佳效果,浪費自己的天賦能力。相反,強度過高亦容易造成過勞和受傷,再者,不恰當的隊友間比較,以為自己未盡全力,未達到同齡隊友的Max HR便已經力不從心?甚至經常被教練斥責,和隊友恥笑懶惰,從而影響運動心理。

此外,任何人每天的身體狀態都有起伏,心率亦可隨食物、藥物、咖啡因、煙酒、睡眠和壓力等眾多因素影響,故此我們在處理數據時,也要考慮這些外來因素,兩者兼顧,不可盲目比較和跟從他人標準,正確應用運動強度數據,才能使訓練目標和防止心臟過分負荷達至最佳效果。

最後都是一句,建議盡早找心臟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郭志堅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