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喬靖夫│名人拳賽之我見

2023-07-10 08:00

朱克伯格(左)近來在武術上非常活躍,苦練巴西柔術且武技不弱。資料圖片
朱克伯格(左)近來在武術上非常活躍,苦練巴西柔術且武技不弱。資料圖片

上周本欄談到兩大超級富豪馬斯克和朱克伯格相約在MMA擂台決戰的事件,據聞已經有市場專家預計,這場比試的觀看銷售(Pay-Per-View)將會超越之前西洋拳王美韋達對MMA拳王麥佳格的賽事,大破紀錄,這也可以理解的,你有多少機會看到身家千億的富翁在鐵籠擂台裏實牙實齒對打一場?即使許多平時對格鬥沒興趣的人也一定會生起好奇。

同樣出於類近的心理,近年來興起了一些所謂的名人或「網紅」拳賽,高調大加宣傳,吸引到很多關注,甚至連香港也不例外,類似的拳賽已經舉行不止一次,而且經常伴隨著娛樂新聞式炒作,焦點都放在雙方的個人恩怨及「牙骱」上,有些參與者更是不惜故意做些怪行來爭取曝光。這類賽事確實帶來很多話題,對我來說大概會是很好寫的題材,但無論寫文章或在社交網絡帳戶我通常都不會提(上周已經是例外了),只因作為武術及格鬥技愛好者,我認為這種趨勢對於拳賽運動有害無利。

有人或會覺得,這種「名人拳賽」帶來很多關注及網絡流量,對於宣傳格鬥技不是很有幫助嗎?但我認為這類「No press is bad press」的看法早已過時,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品牌建立」(Branding Building)遠比一味追求「有Noise」更為重要。看過去MMA綜合格鬥30年的發展史,人們花了很多努力才將它從「奇觀Show」提升為正式運動(Legitimate Sport),即一種有制度地表現人體能力及高超技術的競技,以「追求優秀」而非其他旁支因素(如血腥官能或者情緒炒作)去吸引運動迷。

而這類名人拳賽,不是以高水準技能去引人觀看,而是靠參與者本身名氣甚至私人恩怨來獲取票房,對於格鬥運動發展完全就是一種倒退。更讓認真喜愛拳賽的人看不下去的是,擂台竟然變了「某人想合法地教訓某人」的平台,而不是心、體、技公平較量以決出優異拳手的場所,對於無數前人鋪墊下來把格鬥現代化的努力,不啻是種侮辱。喬靖夫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