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改革︱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草案 葛珮帆:可從制度上防止2019年亂象再發生

2023-07-06 10:16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大會今日(6日)繼續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多名曾出任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發言時支持修例,亦提到2019年區議會的亂象,直斥多名民主派區議員的行為。多名政府高官亦到立法會參會,以示支持草案,除了正出訪上海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缺席外,其餘兩司包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以及3名副司長都有出席;局長方面,除兩名負責草案的局長,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坐陣」外,其他局長都有現身。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資料圖片)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資料圖片)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資料圖片)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資料圖片)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資料圖片)
民建聯的葛珮帆認為修例可從制度上防止2019年的亂象再發生,有助重新廣納四方人才。資料圖片
民建聯的葛珮帆認為修例可從制度上防止2019年的亂象再發生,有助重新廣納四方人才。資料圖片
民建聯林琳以普通話發言,指當日反對派人士在區議會會議上搗亂,更拿出離島前區議員王進洋的照片,點名批評其為「政棍先生」。(立法會直播截圖)
民建聯林琳以普通話發言,指當日反對派人士在區議會會議上搗亂,更拿出離島前區議員王進洋的照片,點名批評其為「政棍先生」。(立法會直播截圖)
多名政府官員出席會議。
多名政府官員出席會議。

葉劉淑儀:有區議員捲入電騙案 證過往直選模式失敗

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葉劉淑儀,在回歸前曾擔任首席助理政務司(地方行政),負責推行首屆區議會選舉。她發言時形容當年的地方行政建議是英國政府的一隻「木馬」,雖無做到「屠城」,卻令區議會愈來愈政治化,甚至想奪取政權。她更提到,政改前行政長官選舉,選舉委員會中包括了117個區議會位置,更令到區議會是奪取權力、兵家必爭之地。

她續稱, 在2019年目睹區議會激進化,且阻撓政府施政,甚至是很多改善民生措施的阻力,更因為當年的暴力狂潮,令到很多無能力、無誠信、無品德,甚至反中亂港、假借民主旗號以顛覆政府,甚至是分裂國家的人當選,現在事實證明,一些當年當選的區議員被檢控、被通緝,亦有人因欠債累累失蹤,「有一位喺2019年東涌選區見過晒,𠵱家原來呃婆婆,連婆婆都詐騙,呢啲民主選舉真係好失敗」。

曾任深水埗區議員的新民黨李梓敬憶述,他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落選,但不點名指當時的對手劉偉聰當選後「唔見人」,辦事處也不是設在原選區又一村,而是設在太子,居民求助困難。最終該人亦因35+初選案被還柙,無法再履行職責。

他直斥這些議員「搞到議會污煙漳氣」,開會時不是討論民生事項,是如何將公園改個名以紀念他們的「手足」,又在審批撥款時只批予「自己友」,阻止長期服務社區的團體舉辦活動。他認為今次改革,可有效落實社區治理及「愛國者治港」,以令議會回歸民生事項。

田北辰:無人希望生活在「高民主成分、低社會文明」的地方

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指,建議方案下直選議席減至兩成,民主元素的確有所減少,但認為沒有人想生活於「高民主成分、低社會文明」的地方。他指以往議員遇到選民強烈反對時,即使政府政策對整體利益有幫助,亦很難表達支持,他認為這不能歸咎於議員,是因為選舉制度不完善,才孵育這「畸型」情況。

曾任元朗區議員的工聯會陸頌雄亦稱,自己25歲當選,大半的青春都是奉獻予區議會,四屆的經歷看著區議會被「攬炒派」逐步搞至變形走樣,由山頭主義、政治對立到「黑暴」、「攬炒」、「港獨」等,指他和同事長期建設社區,但有人盡情破壞,這種痛心疾首,是參與過的人都會有深刻的體會。

他希望今次完善制度,可將區議會回復到一個有效的諮詢架構,但強調民主依然社會追求的價值,惟要打破一個民主迷思,即是「兩個凡是」,包括凡是直接選擇就是民主、凡是低門檻就是公平,形容這種迷思令到香港付上沉重的代價,在面對新時代的挑戰,需以檢驗實踐的唯一標準重構制度。

曾任荃灣區議員、民建聯的林琳以普通話發言,指今次修例是總結了過去區議會出現的亂象所帶來的教訓,提到2019年大批的反中亂港分子騎劫區議會,濫用地區資源、搞到議會污煙漳氣,甚至有人在辦事處放一些具侮辱性的標語侮辱市民。

她又拿出前離島區議員王進洋的相片,反問大家是否認得這位「政棍先生」,指他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後,對待與他政見不同的市民態度非常差,遭到離島區市民聯名投訴,「你以為這是政見問題嗎,這位青年和9單詐騙案有關,是騙子,可以說是可惡、可恥、可恨」。

葛珮帆:修例可從制度上防止2019年的亂象再發生

同樣曾任觀塘區議員的旅遊界姚柏良表示,見證過5屆選舉,對反中亂港分子破壞地區、利用區議會平台宣揚「港獨」,有深刻的體會,而當局今天的草案正是要堵塞漏洞,是具必要性的改革,但更重要是要令地方行政更能反映民意、提升治理效能,以及強化社區凝聚力,以打造一個高質量、高效能的地方行政體系。

民建聯的葛珮帆認為修例可從制度上防止2019年的亂象再發生,有助重新廣納四方人才,構成更多元化的議會,可以強化基層治理,提高治理水準。她指當時的區議員辦事處成為鼓吹「港獨」的基地,形容當年社會滿目瘡痍、人心惶惶。葛珮帆期望修例後的區議會能回歸設立的初心,加強地區行政和治理工作,達致良政善治。

記者:郭詠欣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