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男子感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 被發現時失去知覺目前情況穩定

2023-06-16 17:28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正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資料圖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正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資料圖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6日)正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涉及一名46歲男子,他於本月13日被發現失去知覺,同日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並入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現時情況穩定,其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腦膜炎雙球菌呈陽性反應。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衞生防護中心的調查仍在進行中。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二至十日,一般為三至四日。」有關臨床病徵並不一致。當細菌入侵血液(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或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流行性腦膜炎)時,可引致嚴重病症,病人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病徵包括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出現瘀斑及休克,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亦會有嘔吐、畏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腦部損害可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

要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用梘液和清水正確洗手,尤其在雙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打噴嚏後。當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裹痰涎,棄置於有蓋的垃圾桶內,並即時洗手;
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避免與出現發燒或劇烈頭痛病徵的病人作親密接觸;
旅客前往高危地區前,應諮詢醫生有關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的詳情;及
旅客從高危地區返港後若感到不適,應立即求診,並告知醫生近期曾到訪的地區。

---

《星島申訴王》100集誕生之我最喜愛影片票選,由6月16日至6月30日,玩遊戲贏取總值超過10萬豐富禮品!

立刻點擊投票👉🏻https://tinyurl.com/38dfzwtv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