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無約束力議案通過 黃國:欠缺嘅唔係人手 係積極嘅鼓勵就業政策

2023-04-20 13:26

立法會今日(20日)辯論自由黨主席邵家輝提出「加快輸入人力,補充本港勞動力」的無約束力議案。邵家輝表示現時各行各業均面對嚴重人手不足的問題,不同業界代表均向他表示難以「請人」,希望能加快落實輸入外勞措施。邵家輝指明白本地勞工的擔憂,指聘請時若能按照工資中位數來聘請外勞,則不會令資方「減本地人工資」,認為老闆一定優先聘請本地員工。他認為採用「即日來回」方案亦不會影響本港住房壓力。

工聯會、勞聯全投反對票

立法會最後通過4個修正案及原議案。梁子穎要求記名投票表決原議案,選委界出席者35人,30人支持;3人反對,分別為勞聯主席林振昇、工聯會陸頌雄及黃國;2人棄權,包括選委界議員鄧飛、劉智鵬。

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44人出席(主席梁君彥按慣例不投票),35人支持。6人反對,分別為工聯會吳秋北、郭偉强、陳穎欣、鄧家彪、梁子穎及勞聯周小松;2人棄權,包括新思維議員狄志遠、「A4聯盟」議員梁文廣。議題獲在席兩部分議員分別以過半數贊成下通過。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提出修正案,指出需盡快完成不同行業和工種的人力資源推算,並按推算結果制訂勞工短缺清單,以及完善輸入外地勞工的審批機制,為人手明顯不足的行業和工種從其他地方輸入所需人手。

自由黨主席邵家輝。資料圖片
自由黨主席邵家輝。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資料圖片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資料圖片
工聯會議員梁子穎。資料圖片
工聯會議員梁子穎。資料圖片
新思維議員狄志遠。資料圖片
新思維議員狄志遠。資料圖片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清晰見到勞動市場有嚴重人力短缺的情況,指出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受聘是大前提,政府會適度容許及有規範地輸入外勞以舒緩問題。長遠而言,本地勞工應走向「升級轉型」的方向,作為重新定義,加強專業培訓,技能提升,以協助本地勞工在各行各業的階梯有穩步晉升的機會,可負責技能需求較高的職位及職責,同時能賺取比較好的收入。

工聯會議員黃國表示「欠缺嘅唔係人手,欠缺係積極嘅鼓勵就業政策」,指出有工人向他反映,未有見到資方大幅度加人工、搶人、留人的情況,他認為只要工資較吸引「好工就一定會有人做」。黃國指降低工作強度改善職安健亦是非常重要,形容工友「唔係機械人、唔係超人」,不能無止境地增加工作量,只有合理的工作強度及薪酬待遇才令吸引工人投身勞動,而非盲目輸入外勞。

新思維議員狄志遠表示輸入外勞只是最後手段,並非唯一方法,認為更應培養、鞏固、挽留本地人才。在培養本地人才方面,他認同局長提出的人力推算。他亦認為應挽留人才,提供更好環境、教育、自由民主的社會能吸引人才留下,而非移民、流失。

狄志遠建議應追回離開香港的人才,吸引移民外國人士回流,推出措施令他們感到香港仍有良好發展機會及前途。另外,他認為需更解放勞動力,例如增加聘用婦女、殘疾人士、退休人士等,並推出措施配合,如友善家庭措施、彈性工時等。

梁子穎認為問題在於為何本地勞動人口不願加入勞動市場,由於人工低,未能吸引「打工仔」,認為應增加薪酬福利,改善待遇、保障、交通津貼等。他指有工友向他反映「做埋做埋都唔夠睇醫生」,稱「寧願搵少啲都唔想病」,認為資方更應改善工作環境,而非單單靠輸入外勞。

梁子穎指如因各行各業短期面對人口不足的問題,政府就倉猝輸入外勞,甚至將程序簡化,繞過勞顧會,必定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情況,進一步影響本地人力資源供應。他認為政府應更主動檢討並做好教育及培育人才政策,以增加不同興趣的學生或人才找到出路,做到「行行出狀元」,當藍領與白領的工資水平相若時,必定能吸引年輕人加入勞動市場,認為這才是正確道路。

陸頌雄質疑全面補充輸入勞動力是否代表萬事大吉?(資料圖片)
陸頌雄質疑全面補充輸入勞動力是否代表萬事大吉?(資料圖片)
周小松指當務之急是令暫時離開勞動巿場人士重投巿場。(資料圖片)
周小松指當務之急是令暫時離開勞動巿場人士重投巿場。(資料圖片)
鄧家彪指要有評估及煞車機制。(資料圖片)
鄧家彪指要有評估及煞車機制。(資料圖片)
黃俊碩指現時會計界出現人手短缺問題。(資料圖片)
黃俊碩指現時會計界出現人手短缺問題。(資料圖片)
選委界議員梁美芬。資料圖片
選委界議員梁美芬。資料圖片

會計界議員黃俊碩指香港人才流失及各級勞動力不足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又指人力不足問題跨工種、跨界別、跨專業。他指會計界聘請人才非常困難,慨嘆會計界「有呼吸都要請」,現時會計界別是「十個煲三個蓋」。他期望政府當局聆聽意見,制定切實進取的輸入外勞政策,做好本地人才培訓工作。

勞工界議員周小松指當務之急是要令暫時離開勞動巿場人士重投巿場,盲目大量輸入外勞只會衝擊本地工入就業機會,他指自己不會一刀切反對輸入外勞,認為現時可循現行機制,補充勞工計畫處理。對於繞過現行計畫則擔心會缺乏監管。

工聯會議員陸頌雄則認為現時補充勞工計畫行之有效,質疑全面補充輸入勞動力是否能解決問題,萬事大吉?在一個比較放寬的機制下,不影響本地工入就業是十分困難。他又擔心大幅輸入外勞,會成為社會新矛盾,社會不穩定的爆發點,因此認為絕對不要輕言放寛輸入外勞門檻。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認為要有評估機制,評估特殊輸入行業對服務質素、勞工保障、長遠是否擠壓本地從業員薪金,他又指香港現時考慮輸入外勞,是「開心的煩惱」,因世界各地面臨疫後創造職位問題,因此要有「煞車機制」,訂立客觀指標,例如失業率、工資增長、停滯等,以保障本地工入優質就業。

選委界議員梁美芬指自己在至少在5個行業登廣告,但數月以來一直都沒有人應聘,需考慮部分行業是否應轉行,如樹木辦、裝潢工人、垃圾工人、司機等職業極之缺乏,「其實而家求極都求唔到人嚟」。她指自己作為用家,「叫曬救命」,認為在疫後各行各業生意慘淡,應該會有勞動力釋放,但現時情況反而更貧乏是思維問題,指出「大家重新入行,並非沒有出路」,或有更好機遇。又稱「自己做左自已唔想做既事」,即是在內地進行招聘,隨即便收到大量招聘信。

記者:陳俊豪

-----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