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郭志堅|長跑賽恢復 宜循序漸進

2023-02-28 11:00

任何運動,賽後的恢復處理,都是一種學問。
任何運動,賽後的恢復處理,都是一種學問。

其實任何運動,賽後的恢復處理,真的是一種學問!以近期渣打馬拉松為例,首先賽後的即時處理:

一,應保持10至15分鐘的持續放鬆慢跑或步行,避免突然完全停止、坐下或躺下,否則則極易導致休克、抽筋、心肺問題,亦不會有助康復。

二,比賽結束後,應盡快披上毛巾或換上乾爽的衣服,保存熱量,防止大汗中感冒風寒,特別在低氣溫和下雨潮濕的天氣下。

三,運動後的體液恢復以攝取含糖的電解質飲料效果最佳,每小時亦大約飲500毫升的水,以快速補水。  

四,賽後肌肉非常疲累,避免過度力量的拉伸,因可能會造成肌肉抽筋和受傷。

五,切記賽後未完成緩和運動(cool down)前不可立即洗澡,尤其是冷水照頭淋的方式更應避免。

而在賽後一周的恢復,應把重點放在營養補充和緩解肌肉反應上。比賽後的一周內會覺非常疲累,首3天建議充足地睡眠休息,第4至7天可安排交叉訓練,如游泳、單車、高爾夫球、瑜珈等。讓跑步肌肉休息的同時,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有助恢復。

賽後2至4周主要以體力恢復為主,應遁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賽後第2周,低強度交叉訓練之外,如果身體狀態良好,可以進行5至15公里的慢跑,同時應對睡眠、食療和身體機能繼續進行監測。

賽後第3周,逐步增加訓練距離和強度,慢慢步向正常訓練強度。總跑量仍然不應超過正常訓練周的三分之二,其中慢跑、均速跑和加速跑的比例分別為50%、40%和10%。

賽後第4周,如果沒有傷病,訓練基本可以正常進行,但要密切關注訓練後的肢體疲勞消除情況,並據此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郭志堅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