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局加大牙力搶人才 調整三大工作策略 應對經濟挑戰

2023-01-10 00:01

政府提倡「搶人才、搶企業」,金發局亦要出一分力。金發局主席李律仁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如果(搶人才)完全無難度,就唔使講搶」,惟並非香港不夠吸引,而是因為全世界都在疫後重啟中。他表明,金發局今年將會落力「唱好香港」,瞄準內地及亞洲市場,而該局的首要工作是推廣及宣傳香港,其次為思考世界局勢的變化,調整本地的策略。另有消息指,由於金發局未來將要花費大量工夫在宣傳上,工作量將會大增,故獲准擴充委員,並正在「搶人才」,游說個別人才任職,預計將於月內正式公布細節及名單。

政府早前已訂立績效指標(KPI),在2023年至2025年吸引最少1130家企業到港開展或擴展業務,以及每年吸引3.5萬名人才。李律仁指出,宣傳是金發局一個好重要的職能,其KPI較為現實,就是有多少人,帶多少就業機會及資金來港。

全球經濟重啟 企業仍計緊數
他坦言,由於全世界都在重啟中,而很多公司並非採取在經濟蓬勃時期的擴充方式,當要去搶人才及招商時,便要「落多幾分牙力」及預期對方心底裏都有算盤「計緊(盤數)」,又指「有時真係要考真功夫時,先睇得出你有幾叻」。

國際金融機構來港正面
他表示,現時感受到國際金融機構在港的部署更正面及具擴充性,尤其是中小型機構,但目前全球經濟充滿到挑戰及不確定性,故其擴充方式會較為小心,「計過度過」,與於順景時不同,但正因如此,證明香港是有吸引力。他續指,香港有工作機會,而不同行業有不同生態,不可以一本通書看到老。

今年集中內地及亞洲做說客
李律仁提及,當局去年跑了一趟北美,以及赴歐洲兩次「唱好香港」,故今年將會集中亞洲及內地市場。金發局原本計畫先去亞洲,再去內地,但內地通關的速度快,所以可能會研究是否調換次序。

李律仁談金發局工作重點🔽

李律仁稱,去年主要赴歐美「說好香港故事」,今年料集中在內地及亞洲地區仗游說人才來港。
李律仁稱,去年主要赴歐美「說好香港故事」,今年料集中在內地及亞洲地區仗游說人才來港。
金管局有三大工作要做,首要是往新推廣香港,「手要握返,飯要食返,面對面談笑風生要做返。」
金管局有三大工作要做,首要是往新推廣香港,「手要握返,飯要食返,面對面談笑風生要做返。」
第二,面對全球通脹、地緣政治及能源危機等問題,金發局思考做一項研究或討論。
第二,面對全球通脹、地緣政治及能源危機等問題,金發局思考做一項研究或討論。
第三,面對大格局改變下,金管局應思考本港金融是否應只單一做「綠色金融」、「財富管理中心」,認為可探討細分領域。
第三,面對大格局改變下,金管局應思考本港金融是否應只單一做「綠色金融」、「財富管理中心」,認為可探討細分領域。
面對新加坡競爭,李律仁稱新加坡有識之士睇得清楚「可以爭到乜、爭唔到乜」,反而香港人較為敏感。
面對新加坡競爭,李律仁稱新加坡有識之士睇得清楚「可以爭到乜、爭唔到乜」,反而香港人較為敏感。
李律仁讚新加坡有識之士「非常叻」,唔做全方位,集中搞好家族辦公室,這方面有力與香港爭一日之長短。
李律仁讚新加坡有識之士「非常叻」,唔做全方位,集中搞好家族辦公室,這方面有力與香港爭一日之長短。
李律仁稱,本地金融人才很多都已回港。
李律仁稱,本地金融人才很多都已回港。

「誤解要澄清 新機會要解釋」
他又指出,今年金發局有三項重點工作,以及要認清香港的value added(增值),現時首要是推廣及宣傳香港,「在過去數年,朋友少見了,手要握返,飯要食返,面對面談笑風生要做返,誤解要澄清,新機會要解釋」,所以有好多工作要做。

其次,思考世界局勢的改變,是否可調整香港策略,目前世界面對通脹、地緣政治及能源危機等問題,這是一個時機讓金發局做一個研究或討論。最後,他指在大格局的改變下,「是否大聲疾呼做綠色金融,乜嘢同綠色金融有關都做」,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同樣地,香港作為財富管理中心,未來1或2年是否可細化或專攻某些領域,以及解決痛點,亦需要研究。

獅城專注家辦 港金融全方位
對於香港與新加坡競爭,他認為對比香港人,新加坡的有識之士更清楚「新加坡可以爭到乜、爭唔到乜」,反而港人好敏感,有時態度可以從容一些,因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市場,不只是賣服務。中國、韓國及日本等亞洲經濟體鄰近香港,而香港的股市及私募基金量均較新加坡多數倍。

他讚揚新加坡的有識之士「非常叻」,新加坡集中做服務,行國際金融服務中心的路線,即是不會發展IPO(首次公開發行),亦不會主力發展私募基金,而是集中做家族辦公室,在該環節上與香港的競爭較大。他強調,新加坡從來不走一條全方位的金融發展道路,而香港則是全方位與國際競爭。

流失人員大部分已回港
本地人才流失方面,他稱「以前有咩流失都好,已吸引返嚟㗎啦,又解釋之前做deal(交易)的人才並沒有流失,「做炒(trading desk)」的流失都不太嚴重,只有1至2家大行借機會減低成本,將其炒樓的人員重新配置。他指出,當局由始至終最緊張的是一些區域性的工作,例如「區域性主管(Head of Asia)」,因為人人都想近「中央」,可吸引一層層的工種。不過,好興幸絕大部分部門及區域性主管的調走只是暫時性,很多都已回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