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晴軒近半年接153宗騙案求助 2成受害人有自殺風險
2022-10-30 18:08
明愛向晴軒熱線18288於今(30日)舉行的騙案受害者支援新聞發佈會中指,過去半年(4至9月)期間,共收到153宗與騙案相關的求助,每月平均約25宗,近月更有上升趨勢。向晴軒呼籲受害者及早報警或向相關機構求助,並留意自身情緒;提醒公眾加強防騙意識,又強調受害者被騙後身受多重壓力,公眾不應指責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向晴軒詐騙求助熱線接獲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在7月至9月達平均每日一宗。根據警方報案數字,僅上半年的詐騙案件,已是去年的65%,共12000多宗。個案所涉的詐騙類型方面,債務重組騙案逾30%,佔多數;其次是投資騙案,佔25%;網戀騙案與求職騙案分別佔15%和10%。
向晴軒社工指,第5波疫情下導致的經濟問題,例如失業,讓受害者求職心切,誤墜騙局,又形容時下騙徒佈局精密,玩弄利用受害人的心理,先讓其獲利,繼而詐騙。現所有個案所涉財政損失逾港幣1.1億元,平均損失為90萬元,最高損失金額為1100萬元。求助的受害者多為草根階層,因此70%個案有貸款情況,逾80%欠債予多於一間銀行或財務公司,13%人更欠債多於十間或以上,當中涉二三線財務公司。不少受害者需變賣資產或自主物業,甚至申請破產,例如32歲的李小姐(化名)。
李小姐在第5波疫情期間失業,誤墮網上代客轉資的求職騙案,應徵成為「客戶服務員」後先為騙徒貸款約40萬,及後騙徒更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其個人資料在虛擬銀行再借貸約40萬,其間更冒用真實律師姓名試圖與李小姐簽合約,令其信以為真,最後損失88萬港幣。
除財務問題,向晴軒亦關注受害者的身心理狀況,不少人被騙後感到震驚和羞愧,因此翻覆思考受騙過程,陷入自我質疑與責備,常提心吊膽,害怕被上門追債,導致失眠等問題,兩成個案甚至有自殺風險。向晴軒強調家人對受害者的支援尤其重要,助其處理債務問題和擺脫自責心理,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