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心口痛求診不治|醫生指死者患病毒性心肌炎 曾4次心臟停頓

2021-11-17 17:07

證人法醫何文傑(左)、醫生李昭文(中)及郭倩名(右)。
證人法醫何文傑(左)、醫生李昭文(中)及郭倩名(右)。

21歲女生2017年因心口痛入住瑪嘉烈醫院,其後情況轉差陷入昏迷,留醫深切治療部3周後,最終因心肌炎不治。深切治療部醫生指,院方診斷死者患柯薩奇病毒性心肌炎,曾出現4次心臟停頓,其中一次長達32分鐘。放射科醫生則供稱,死者留醫深切治療部後十多日,出現嚴重瀰漫性腦水腫,導致大範圍損傷,已到不可逆轉的地步。

時任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郭倩名指,她在2017年1月26日證實死者死亡。根據醫療報告,死者入院於1月4日晚在內科病房兩次心臟停頓,11時15分轉往深切治療部時,又再兩度出現心臟停頓,其中一次長達32分鐘。換言之,死者曾出現共4次心臟停頓。

郭又指,死者當時被診斷為由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引起的心肌炎,入院當日已經循心肌炎方向治療。微生物檢測則顯示,死者可能患肺炎,故處方抗生素。兩日後,院方進行腦部電腦掃描時,發現死者腦部流血和水腫,因已長時間心臟停頓引致腦缺氧,當時再做手術已無幫助。至1月23日,家屬同意若死者再有心臟停頓,將不再進行心外壓急救。郭解釋,死者當時因腦腫致腦幹被壓住,心跳將會逐步減慢,再施行心外壓對總體結果並無幫助。

瑪嘉烈醫院放射科顧問醫生李昭文供稱,死者分別在1月4、6及16日進行兩次腦部影像掃描。首次掃描結果發現,死者腦部與正常人無異;第二次掃描時,死者開始有彌漫性腦部水腫,與缺血性腦損傷脗合。第三次掃描結果則顯示,死者腦部腫脹問題於10日內持續惡化,導致大範圍損傷,已經去到不可逆轉的地步。

法醫何文傑指,解剖結果顯示,死者腦部水腫及組織鬆軟,且有廣泛性缺血性損傷;肺部有廣泛急性發炎細胞,代表患嚴重肺炎;心臟亦找到發炎細胞,即心肌炎跡象;腎臟則有橫紋肌肉溶解。死者同時有多種心臟衰竭現象,包括肺部及心室過量積水、血鐵黃素,及肝臟充血壞死。

何續解釋,死者心臟肌肉壞死,並發現兩種與病毒有關的炎症細胞。加上根據死者生前抽血結果,可見血液內柯薩奇病毒抗體曾經新增,合理推斷爲病毒性心肌炎。綜合而言,死因乃病毒性心肌炎,引發3種併發症:肺炎、缺血性腦損傷及橫紋肌肉溶解症。

死者蘇潔茵2017年1月4日因心口痛到瑪嘉烈醫院求診,同晚情況轉差並陷入昏迷,轉至深切治療部留醫多日後,延至同月26日不治,終年21歲。

法庭記者:凌子淇

死者母親(左)及胞姊(右)。
死者母親(左)及胞姊(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