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以低息貸款騙取35萬元 37歲男子被捕
2021-10-20 12:25
警方早前接報,指有人涉嫌利用低息貸款招徠,誘騙受害人交付保證金後失聯。警方隨後以「串謀詐騙」罪拘捕一名37歲本地男子。被捕人涉嫌與17宗騙案有關,涉及金額約35萬元。
新界南總區重案組3B隊主管高級督察張文迪表示,去年12月至本月期間,涉案共有17名受害者,包括15男2女,年齡由32至65歲,涉及騙款約35萬港元。他指,騙徒假冒本地財務公司職員致電受害人,並聲稱提供一筆清的低息貸款優惠,以提升信貸評級,並可說出其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分證號碼及借貸記錄,以增加受害人的信任。當受害人表示有興趣借貸,騙徒即會要求受害人透過Whatsapp提供入息證明及身分證明文件,隨後又會要求受害人提交保證金,並要求他們以現金與假扮的職員進行交收,又或透過銀行轉帳,保證金金額由3800元至6萬元不等。假扮的職員收到保證金後逃之夭夭,受害人亦無收到貸款。
經深入調查及翻查案發現場附近的閉路電視後,新界南總區刑事部人員鎖定疑犯的身分,隨即展開拘捕行動。周一(18日)下午在旺角區,當疑犯與一名31歲男子交收保證金期間,警方將其拘捕,涉嫌串謀詐騙。警方在被捕人身上檢獲1.5萬元騙款,該被捕人為37歲張姓本地男子,報稱無業。調查仍在調查中,不排除再有人被捕。
張文迪指,被捕人取得受害人資料的途徑為調查方向之一,不排除他曾在不同借貸公司工作。他形容,涉事團夥有組織性,有人致電推銷、交收保證金,以及借出銀行戶口以收取保證金。他又指,受害人普遍欠債記錄多,最高金額為欠債100萬元,已不能向銀行再借貸等。
他提醒,若市民需要借貸,應核實借貸公司的來電。即使對方可以說出其名字等個人資料,亦不能掉以輕心,最理想的做法是親身前往借貸公司的分店,以確認相關職員的身分及辦理手續。若市民遇到有財務公司職員要求交收保證金,更應提高警覺。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