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居住空間 目標增至237方呎
2021-10-09 04:30
(星島日報報道)新一份《香港2030+》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已覓得約三百五十公頃土地,可建約三十三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有信心能夠覓得足夠土地以應付短缺,若計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新開拓土地,預料二○三一至三二年後的下一個十至十五年,整體供應可高達五十六萬五千至六十八萬六千個單位。黃偉綸表示,當局期望未來可改善居住空間,人均居住空間可增至每人二百三十七方呎,私人住宅用地推出賣地時,亦考慮訂下最細面積的限制或條款。
黃偉綸指,未來十年已覓得約三百五十公頃土地,可建約三十三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可滿足該十年期約三十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需求,另外亦會有一百七十公頃土地,可供興建十萬個私營房屋單位,包括來自新發展區、政府賣地及港鐵,當局有信心能夠覓得足夠土地以應付短缺。
黃偉綸稱,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籌備《香港2030+》規劃策略研究時,留意到社會上充斥不滿聲音,指現時市民居住面積「愈住愈細」,形容這是社會的「痛點」,希望改善市民的居住空間,讓市民的居住面積更大。
黃偉綸指,東京的人均居住面積為二百一十方呎、上海為二百六十方呎、新加坡則為二百七十方呎,一河之隔的深圳則達三百方呎。他稱,因應本港未來十年的土地供應將會高於需求,若將人均居住空間增加一成,便可每人有二百一十五方呎,若進一步增至兩成,每個人則可住二百三十七方呎。他再以四人公屋單位為例,指現時單位尺寸不足四百方呎,若增加兩成便可大增至四百八十方呎,增加近一百方呎,形容對有關想法感樂觀。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所提供的土地可滿足需求時,便能考慮提高人均面積,而供求平衡後,樓價亦會有適當調節。他稱,房委會及房協亦將更廣泛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現時已選定東涌、藍田及洪水橋的六幢大廈使用這個技術,以爭取盡快建成單位。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認為,當局採取的估算假設仍屬保守,例如當局假設新增單位平均面積增加兩成,可改善居住環境,但其實新增單位人均居住面積仍只得二百三十七方呎,相較亞洲其他城市,以新加坡為例,人均居住面積約二百七十方呎,可見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依然落後。
最新回應